首页 > > 2307

美軍164照相連鏡頭下的CBI戰區

2014-09-09
来源:香港商报

当空袭警报拉响,配备降落伞的美国飞虎队员们飞快地跑向战机,升空驱赶来犯的日机

  美軍通信兵第164照相連是一支隨軍部隊,他們分為小分隊,分別跟進各個地區,拍攝并報道中國抗戰情况,其中主要拍攝對象是中緬印戰區,這個被命名為CBI的戰區是美軍部隊在亞洲大陸唯一參戰的地方。

  164照相連隨軍作戰、生活,拍攝下許多珍貴的場景:烽火連天的戰場、崩坍的城市、全副武裝的戰士艱難涉過湍急的河流、從龐大轟炸機機翼下鑽出的美軍中士;還有一些戰時生動溫馨的生活場面,騰冲街頭向美軍借火點烟的中國男人;分享糖果、香烟的軍民;荷里活勞軍的女演員、美軍隨軍牧師的孩子在昆明露出天真無邪的明亮雙眸。
 
  正如深圳越眾公司董事長應憲先生所言,感謝美軍第164照相連為我們留下了數萬張足以震撼人心的珍貴影像。它們是中美聯合抗擊法西斯,維護人類正義的鐵證。
 
  在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之際,讓我們跟隨164照相連的鏡頭,回顧這段永遠不該忘記的歷史。香港商報記者 林濤
 
  至關重要的CBI戰場
 
  1937年7月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后,中國通往外界的通道相繼被日軍切斷,雲南往緬甸的公路--滇緬公路成為中國唯一的國際通道,外界支持中國的武器彈藥、醫療器械、藥品等等都必須經過這條公路運到中國。
 
  日軍把切斷滇緬公路視為征服中國的重要戰略目標,不僅一度迫使英國中斷滇緬公路,而且派遣大量飛機轟炸滇緬公路。1940年,中國臨時和美國秘密簽訂協議,美國現役飛行員以民間身份組建中國空軍美國志願隊(飛虎隊),駐紮昆明滇緬公路沿線反擊日軍轟炸。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組織十萬大軍入侵緬甸,意圖切斷滇緬公路,徹底隔絕中國和外界的聯繫。1942年3月,中國派出最精銳的部隊組成遠征軍進入緬甸和盟軍并肩作戰。
 
  CBI戰區是如此重要性,美國在亞洲大陸對日作戰的主要精力、部隊和裝備大多數都集中在此。保存在美國國家檔案館的中國抗戰圖片,均以中緬印戰區為主。
 
  生死前線烽火連天
 
  那是一段慘痛的經歷。由於中美英盟軍倉促應戰,相互缺乏配合,第一次緬甸戰役的失敗。戴安瀾、齊學啟、林則民等將軍馬革裹尸,十萬將士敗走野人山,其中六萬將士魂喪异域。
 
  1942年中旬,滇緬公路被切斷,緬甸、滇西被日軍占領,中國抗戰進入最黑暗的時刻。
 
  此時美國已因珍珠港事件宣戰,中美緊急開辟一條印度-中國的空中走廊,途經高山、冰川、熱帶虐疾區、原始森林和日本軍占領區,是無比艱難的一條航程,被稱為「駝峰航線」,繼續為中國提供抗戰物資。擔任戰略空運任務的是美國陸軍空運總隊的印度-中國聯隊和中國航空公司。
 
  與此同時,新開一條陸路通道成為必須,通道將從印度阿薩姆邦出發,穿越日軍重兵把守的緬甸北部和雲南西部和滇緬公路連接。中國遠征軍奉命趕走這些地區的日軍,為築路掃清障礙,美國地面作戰部隊配合中國遠征軍行動,同時主要擔任了空中作戰、陸地和空中運輸及史迪威公路的修築等工作。
 
  相互依存的戰時生活
 
  隨軍行動164照相連留下大量溫馨生動是戰時生活場景。為傷員擦拭身體、借火點烟、互贈糖果禮物,為孤兒過聖誕節,這些相互扶持、相互尊重的簡單互動,沒有國別、民族、黨派、身份,相互撫慰戰爭傷痛,問候彼此的家人,抹開暴力的硝烟,在戰爭背景尤讓人倍感溫馨。
 
  來之不易的和平戰績
 
  1942年在緬甸敗走野人山的中國遠征軍一部,在印度藍姆迦基地得到重新裝備和訓練后,改為中國駐印軍。他們於1943年下半年再次進入緬北;同駐紮在雲南的中國遠征軍也在重新裝備后,於1944年5月向盤踞滇西的日軍發起反擊。
 
  兩支部隊在不同的方向徹底打敗日軍,保證了築路的順利進行。1945年1月27日,兩支中國軍隊在中緬邊境的芒友會師,第二天,雷多公路接通滇緬公路,160輛大貨車組成的車隊浩浩蕩蕩開往昆明,打破了日軍對中國陸路對外通道兩年多的封鎖。這條公路被重新命名為「史迪威公路」。至此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的作戰行動勝利完成。
 
  這條由滇緬公路、駝峰航線和史迪威公路組成的中國保衛對外暢通的交通線應該被永遠銘記。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