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0

甘肅 中國石窟藝術之鄉

2014-10-20
来源:香港商报

  石窟文化起源於印度,是佛教信仰的產物。從東漢初年佛教由印度經中亞傳入中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已在中國大地廣泛傳播。甘肅是古絲綢之路的主通道,自然成為佛教傳播繁榮的地區之一。甘肅境內石窟不僅開鑿時代早,而且保存了各個時代的遺蹟。

  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慶陽北石窟寺、武威天梯山石窟、安西榆林窟、張掖馬蹄寺石窟群等,這些自魏晉以來不斷營造、密布於陸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大大小小的石窟,如同佛陀撒落的串串珍珠,歷千年而不毀,既是宗教、文化、藝術的結晶,也是古絲綢之路歷史的見證,為甘肅贏得了「中國石窟藝術之鄉」的美稱。

  甘肅石窟規模宏大,數量眾多,特色鮮明,歷史悠久,而且各個時代的洞窟都有不同程度的保存,構成了一部相對完整的佛教石窟藝術史,在中國佛教史和藝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甘肅各地現存石窟寺遺址170餘處,其中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有3處(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8處。其分布按地理位置來看大體可分為河西、隴中、隴南和隴東四個區域。在古代河隴文化的發展中,上述區域之間既相互關聯,又有著自身的特點,共同構成了甘肅石窟文化內涵豐富、异彩紛呈的局面。本期著重介紹甘肅省的四大石窟,希望以此為讀者打開一扇了解甘肅石窟文化的窗口。

  敦煌莫高窟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於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莫高窟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於中國西部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鳴沙山的崖壁上,地處絲綢之路的一個戰略要點。莫高窟創建於公元366年,止元代,經過一千多年的連續營建從未中斷。至今保存洞窟735個,彩塑二千多身,壁畫45000平方米。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洞窟最多、延續時間最長、內容最為豐富、藝術最為精湛的佛教石窟,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大像窟等。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層樓」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為5層,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建,并改為4層。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現在的9層造型。

  莫高窟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并於1991年授予「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天水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天水縣麥積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北支小隴山前山區的孤峰,相對高度142米。峰頂呈圓錐狀,紅色砂礫岩層略近水平,因岩體形如農村麥垛而得名。

  石窟創建於十六國姚秦時期(約384年),大興於北魏太和元年(477年)以后,西魏再修崖閣寺宇,北周造七佛閣,隋初建舍利塔,又於七佛閣下雕出高達15米的摩崖大石佛三身,為麥積山最大雕像。石窟以精美泥塑藝術著稱於世,還有少量石刻像和像碑,反映出中國歷代雕塑藝術特點。現存洞窟和佛龕分布在西崖、東崖和王子洞三處,共211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多身,壁畫1100多平方米。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譽麥積山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

  麥積山石窟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藝術古蹟,也是中國古代石窟藝術的代表之一,由於保存得相對完整,所以比較生動具體地揭示了佛教雕像、佛教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在中國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6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永靖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位於甘肅臨夏永靖縣西南35公里處的小積石山中,以石雕而著名,是中國著名的石窟寺,號稱全國四大石窟之一。在劉家峽水電站蓄水截流時,為保護藝術國寶,周恩來總理曾經親自關心安排防護工程建設。

  炳靈寺是藏語「仙巴炳靈」的譯音,意為「十萬彌勒洲」。炳靈寺在唐代稱為龍興寺,宋代稱為靈岩寺,初建於16國時期。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分布在大寺溝兩岸的紅砂岩上,洞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炳靈寺以下寺為主,創建於西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西夏、元、明各代擴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現存窟龕216個,造像近800身,壁畫約1000平方米。2014年6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慶陽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鋒區西南約25公里處的寺溝川,浦、茹兩河交匯處的東岸。北魏永平二年(509年),由涇州刺史奚康生開始建造,后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繼開窟增修,現存各代的窟龕295個,大小雕像2100餘身,此外還有宋、明、清時期的碑刻7通,以及隋、唐、宋、遼、金、元、明、清諸代的題刻150餘處。窟龕集中分布在高10多米、長120米的懸崖峭壁上,是甘肅省隴東地區遺存最為豐富的一處石窟群,窟群的精華是北魏和唐代的窟龕。

  北石窟寺以唐代的石窟為最多,占總數三分之二以上。洞窟的平面多呈方形、長方形或馬蹄形,個別洞窟前有木構的建築。建於北魏永平年間的165窟,是北石窟寺的代表窟。窟內以七佛造像為主體,輔之以彌勒菩薩、普賢菩薩、阿修羅、千佛及佛像和佛本生故事等。唐武則天如意元年(692年),涇州臨涇縣令楊元裕修建的第32窟,內雕有一尊以阿彌陀佛為主尊的造像,佛的兩側雕有弟子、菩薩和金剛力士各1身,雕像衣紋柔細,風姿動人,是盛唐時期的藝術珍品。(作者系甘肅省政府副秘書長文史研究館館長)

  張正鋒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