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其學表示,蜂箱存放4至5排蜂巢,每排可收集2至5斤蜂蜜。記者周駿攝
「養蜂不能做到風生水起,買車買樓,但養活全家沒問題。」香港沙田排頭村永和蜜蜂場第二代養蜂人葉家延,形容其父親葉其學創辦蜂場31年的歷程。身為家中獨子的葉家延表示,養蜂非體力勞動,但要勤力、熟悉蜜蜂習性及把握收集蜂蜜的花季,現時香港全年只有3個花季可收集蜂蜜,要全年收集蜂蜜需要政府扶持措施,近年政府開始關注本土環保生態行業,就每年培植樹種諮詢養蜂人意見,他已向政府建議應增加千層樹數量,可以令本港全年均有花季。
香港商報記者 周駿
記者在沙田排頭村初次見到永和蜜蜂場創辦人葉其學時,其外貌並非外界所形容的似「偷渡客」,而是氣色紅潤、說話輕聲細語的阿叔,從訪問中得知,在惠陽長大的葉其學,7歲時就跟隨叔公學捕蜂、養蜂,高中畢業後當了教書匠,但在工餘時間繼續養蜂,養蜂高峰時擁有百餘箱蜜蜂。
在排頭村隨花而居31年
80年代初,已婚的葉其學經太太申請來港,到港後仍一心想□養蜂,他足籎踏遍屯門、大埔、元朗、黃竹坑、大嶼山等港九新界為蜂場選址,最後,看中新界沙田排頭村地處大帽山、大埔及荃灣幾個大林區中間,林多花多,適合蜜蜂採花蜜。蜂場初建設時投資頗大,要租地、蓋棚屋及建蜂箱,不料在排頭村一幹就是31年,成為全港數一數二的職業養蜂人。
每年蜂箱維修開支甚大
葉其學表示,每年養蜂最大的開支,除了地租外,就是維修棚屋及蜂箱,特別是蜂箱維修,雖然蜂箱可用5、6年,但蜂箱常年在露天下,風吹雨打日曬,蜂場的百餘個蜂箱,每年都有一批需要修理或更換,所以,現時養蜂的愛好者雖多,但是,能捱得住1、2年的沒有幾戶,真正職業養蜂全港只有6、7戶。對蜂蜜市場有衝擊的主要是進口的意大利蜜蜂、俄羅斯蜜蜂,他們與本地土蜂相比產蜜量大,又受本地崇洋的買家喜歡,所以,對本地土蜂銷售有影響,但永和蜜蜂場有□幾十年的市場積累,近年又通過網絡及買滿300元蜂蜜送貨上門服務,故能夠保持銷量。而西洋蜂雖產蜜量大,但食量大,故影響蜂群的數量,而本地土蜂適應本地氣候,容易管理,故蜂群數量不少。
僅三花季蜂蜜產量受制
中學畢業後協助父親養蜂的葉家延表示,現時要解決的是,本港全年只有三個花季可收集蜂蜜,第一個花季由每年10月份至翌年1月份(最佳的冬蜜),能採集到蜂蜜花種以鴨腳木、野桂花為主,千層樹為補充;第二個花季由每年的3月份至4月份;採集到蜂蜜花種以龍眼、荔枝為主;第三個花季為每年的5月份;採集到蜂蜜花種以烏扣樹為主,雜花作為補充;而每年的7月至10月亦是花季,如果在7月至10月種植一些多花季的千層樹,令本港全年均可以收集蜂蜜,故此,葉家延去年曾就漁護署諮詢植樹種類提出建議。由於政府近年關注本土環保生態行業,相信漁護署亦注重諮詢養蜂人的建議。
蜜蜂天敵黃蜂及紅火蟻
養蜂另一個問題是蜜蜂的天敵黃蜂影響蜂蜜收成,葉其學說,由於黃蜂是自然生態一部分,不能人為地「斬盡殺絕」,但黃蜂對蜜蜂有絕對殺傷力,每到花季時,數隻黃蜂到蜂場「偵察」,沒遇到養蜂人打擊時,黃蜂便會傾巢出動,百餘隻黃蜂在蜂箱出入口處,圍堵進出的採蜜蜂,將採蜜蜂咬成兩段致死,食蜂蜜、蜂肉,最慘一次是4年前山上蜂場的百餘蜂箱,遭黃蜂攻擊後,只剩下幾十箱,以每箱至少2萬隻計算,損失蜜蜂達百萬隻,令收成大減,故每年採蜂蜜季節,父子巡蜂場以球拍撲打黃蜂,以保蜂蜜收成,而在3年前曾刮過一場颱風,將在樹尖上黃蜂巢吹走,那年蜂蜜大豐收。對蜂蜜有威脅的是紅火蟻,防治方法是以煙燻。
父子拍檔養蜂養家安逸和諧
作為父親葉其學的幫手,其獨子葉家延表示,很敬佩父親以養蜂養活母親、他和兩個姐姐一家五口人,其父更供兩個姐姐讀完大學,他知養蜂不能做到風生水起,買車買樓,大富大貴,但養活全家沒問題,一家人靠養蜂生活感覺很安逸、和諧。葉家延表示,現時都沒有搵工的想法,希望全職協助父親打理蜂場,更得自由自在。旺季時上山管理蜂場,淡季與父親一起送貨,母親負責接客戶電話,重陽節前後父子上山捕野蜂。葉家延笑言,兩代人的工作態度截然不同,他是按8小時工作,朝九晚六,而父親則是朝六晚八,起早貪黑,非常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