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市召開推進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動員會,啟動新一輪機構改革。改革後廣州市政府部門數量從41個變成39個,12個機構被撤銷,10個部門新組建。在新組建部門中,除了市衛計委、食藥監等4部門此前已在運作外,有6個“委”是全新出現,需要重新組合成立,即:國土資源規劃委、住建委、商務委、城市更新局、工信委、科技創新委。
南都記者昨日從多個渠道了解到,此次廣州市機構改革涉及將近30%的市政府部門。一些部門如物價局、城管局、國土房管局、規劃局、建委、科信局等將不複存在。其中物價局和城管局是分別直接並入發改委和城管委,而國土、規劃、科信和內外經貿則涉及職責的分拆和重組。
另據悉,廣州市新一輪區劃調整明年二季度完成。
機構設置看向中央和省
廣州市編辦主任杜和平昨日在報告中稱,在機構設置上,原則上與國務院、省政府機構設置相對應,核心突出職能轉變,體現廣州特色。改革後,市政府工作部門嚴格按照省的限額設置。改革是理順職責關系,規范機構設置。全面清理解決部門間職責交叉和分散事項,進一步清理市直議事協調和臨時機構,嚴格規范各類特殊形式機構設置。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抓緊制定改革配套政策,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進一步完善公共資源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杜和平表示,改革中要嚴格控制人員編制,不得突破中央和省核定廣州的行政編制總額和各類專項編制員額,事業編制總額實行總量控制並有所減少。
市級政府機構改革明年2月底前完成
廣州的機構改革其實早已在醞釀,坊間也一直在傳言,有些部門的改革屬於箭在弦上,只是實施時間未定而已。如廣州市物價局並入發改委,其實今年以來一直在工作計劃當中,在廣東省一級機構中,省物價局早就已經並入省發改委。昨日杜和平的報告也印證了這種想法。7月19日,省政府印發了市政府改革方案,7月31日,省編辦同意區政府改革實施意見,昨日上午,市政府改革方案呈人大常委會審議,並向市政協通報。下午,廣州市召開了動員大會。
此次機構改革不只包括市一級,還包括區一級。南都記者昨日從其他權威渠道獲悉,廣州市各級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昨日已正式啟動,市級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在2015年2月底以前基本完成,區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在2015年3月底以前基本完成。
任學鋒:
機構改革要突出廣州特色
昨日下午,廣州市召開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上,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表示,政府機構改革要突出廣州特色。
新聞分析
機構調整仍遵循“大部制”思路
為21年來廣州第6次較大規模機構改革
1983年以來,廣州已先後進行了6次規模較大的機構改革。這次機構改革仍然以“簡政放權”為核心,采取“大部制”思路。
2009年9月,繼2008年國務院啟動大部制改革之後,廣州也掀起一輪地方“大部制”改革。包括將城管局整合市環衛局、市政園林局的市政設施管理職能,設立城市管理局;將廣州市人事局與市勞動保障局合並;市政府信息辦並入市科技局,成立科技信息局。另外,市政園林局的園林職能與市林業局合並,成立“林業園林局”;整合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管理機構及其職責,設立文廣新聞出版局(掛版權局牌子);新成立市水務局等。
2014年12月,在中央、廣東省政府機構改革開啟之後,廣州也迎來新一輪機構調整契機。此次中央機構改革是以“簡政放權”為核心,仍采取“大部制”思路。廣東機構調整的最大亮點則是“放權”給市場,一共取消了49項職責,下放了14項職責,加強了9項職責。
從機構改革的方案來看,廣州的改革調整思路和步驟基本是和中央、廣東省相契合的,一方面是簡政放權,另一方面也是加強監管機制。本次調整的部門以經濟、建設領域居多,調整之後經濟功能合並多,金融地位更突出。南都記者發現,本次機構改革調整涉及的部門中,有不少部門在上一輪機構改革中才剛剛調整過,現在短時間內又面臨“二次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