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6

警惕私器化、期權化的“二線權力”

2015-01-09
来源:新华网

  前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廣東省國稅局原局長李永恆涉嫌受賄案。據調查,李永恆涉嫌受賄942萬元人民幣、65萬元港幣,其中近900萬元是在退居二線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向曾關照過的企業“借”的。(據新華網1月7日報導)

  李永恆案讓我們看到一些臨退官員的權力餘威,同時也把對“二線權力”加強監管的必要性鮮活地擺在我們面前。

  一些官員接近退休年齡,不再擔任掌握實權的領導職務,這樣的一種幹部任用制度安排被人們俗稱為“退居二線”。按常理來說,不居要位,不握實權,這種狀態的官員也就不再有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之類貪腐的機會。

  但是,對一些人來說,人雖到了“二線”,但並不代表“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權力的餘威仍在,在部門內的影響仍在,多年經營積累的人脈資源仍在。這時,這些官員如果擺不正位置,放不平心態,守不住防線,仍然存在晚節不保、在“最後一公里”迷失走偏的可能。前些年有人指出過“59歲現象”,就是對一部分官員“臨退前伸手被捉”的歸納提煉。

  “二線權力”防線失守背後,折射的是一些臨退官員微妙而複雜的心態。一是“權力私器化”心態。在他們眼裡,“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看不到權力“為民所賦,為民所用”的公共屬性,而將之視為個人掌握的私器、為己牟利的工具。一旦面臨失去,便心不甘,情不願,總覺得不抓緊最後時機多撈點、多占點、多為自己及關係圈的人辦點事兒、謀點兒私利就太虧了,所以便在”落日餘暉“中上演最後的瘋狂。

  二是“權力期權化”心態。一些官員手握實權之時,為個人仕途安全著想,還是善於偽裝,能夠自我約束和克制的,但骨子裡裝的卻是“長線投資”的小心思,在位時苦心經營人脈關係和資源,到臨近退休或已經退休時再來”持鐮收割“,從曾經關照過、蔭庇過的企業、老闆身上“刮羊毛”、索回報,盤算著這樣既能安全著陸,又不耽誤以權創收,李永恆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但從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態勢來看,別說臨退的李永恆們,一些已經退休的貪腐官員也照樣被從“金色晚年”的逍遙時光中揪出來投入法網。可見,這樣的如意算盤並不靈光。

  “二線權力”常在人們視線範圍之外,一些即便在位時作風不檢的官員一旦退居二線,常常也被人們視為“拔掉牙的老虎”,以為其不再具有危害性。而從李永恆案來看,“二線權力”餘威並不小,其腐敗破壞力更不容小覷,對其加強監管大有必要。

  一方面,從臨退官員自身來說,要端正權力觀、強化宗旨觀,不因“船到碼頭車到站”而對自己降低標準,放寬要求,認為貪點兒應該,占點兒無妨,不貪不占心理失衡,進而底線失守。本是一條榮光完滿的“收官”路,卻被自己走成通向貪腐的不歸路。

  另一方面,從組織及紀檢部門來說,對退居二線的官員首先要體現尊重、愛護,對大多數官員多年辛苦工作、履職盡責的付出和成績給予肯定。但同時也要對這一群體中部分人員的不良心態有清醒的認識,對其行為有嚴密的監督,不能使其成為監督的盲區、約束弱化的特殊群體。

  讓臨退犯事兒的“李永恆們”少一些,這既是為了減少官員個人的人生悲劇,也是為了維護黨員幹部隊伍的作風與形象。如此,黨和國家的事業才能少一些蠅偷虎竊的隱患損失,多一些砥礪前行的清風正氣。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