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28

不僅僅缺錢 香港創業十大難題

2015-01-2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港府最新施政報告指出,將成立3億元的「青年發展基金」資助青年創業。成立基金就表達了港府的誠意,但香港創業難,不僅僅是資金問題。動力不足、牌照麻煩、人才引進、缺乏關注、氛圍不濃、欠缺銷路等等,都是在創業者面前的一道道挑戰。本報記者採訪了議員、社團領袖、創業者、學者,共同剖析香港的創業問題。 香港商報記者 李逸嘉

  一難:舖租貴

  舖租有多貴?在紅磡黃埔街開著一間不足300呎的重慶小吃店的王靜告訴記者:「我們家賣的最好的辣子雞粉,25元,其中15元是交租的。」租金的支出已經達到了整個收入的六成。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為,租金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日前,香港青年協會獲一名善心人無條件捐出佐敦上海街的700方呎舖位,透過「香港青年創業計劃」,以月租一元,租給年輕人,為期兩年;同區同類地舖,月租要五、六萬元。但是,光靠一個善心人是不夠的。香港青年創業家聯盟創會會長ERIC TANG(鄧泰霖)建議,政府撥出一塊鬧市區、有人流的地皮、起商舖、廉價租給創業青年,由有經驗的NGO監管,令效率最大化,成本最低化。

  二難:沒有人脈

  在做中美玩具模型貿易的ANDY TAM(譚鎮邦),希望下一個5年擁有自己的車行,但苦於進不去圈子。「香港的各行各業都被資深大佬佔據。他們有自己的人際關係和利益集團。年輕一代如果沒有人際關係,很難進入行業」。他呼籲港府,多組織一些年輕創業人的組織。同時,設立導師制度,各行各業的資深人士現身說法,和年輕一代定期交流。「只要一個季度有一次見面,喝喝咖啡,聊聊項目進展,已經很好了。」

  三難:牌照麻煩

  重慶小吃店王幺妹合夥人江嘉琪說,他們的申請牌照經歷時半年,現在還是只有臨時牌照。而這個牌照還有兩個月就要過期。「我擔心牌照下不來,接下去不能做」。她真心希望,牌照的申請可以簡化,溝通可以更順暢,「我們有問題,打給相關部門,通常都要等很久,甚至只是各種語音提示,等不到人工服務。如果要我們一次次去現場問,我們也沒有時間」。對於申請牌照的不夠了解,直接導致了停業返工。「當時已經開業了。但是檢察人員告訴我們,消防通風口的位置不符合要求,要求他們立刻重組。我們只得關店重整,多花了4000元」。溝通不通暢,加上流程不熟悉,牌照的申請可謂一波三折。

  四難:人才引進

  麻辣燙飲食店老闆娘GIGI,本來想請四川大廚掌勺。無奈自己研究了一下申請條件,發現勞工手續不是一般的麻煩,歎一聲「談何容易」。最後折中的方法,是她去四川集訓了兩個月,回來自己掌勺。「如果可以帶大廚出來(香港),還是滿好的。味道正宗,人工低,大廚不了解香港,不容易跳槽。我的心也不叫定」。GIGI希望港府考慮放寬專項人才計劃 ,這樣她可以把正宗的家鄉口味帶到香港。

  五難:缺乏關注

  服裝設計師CHARLIE HO( 何裕釵)很羨慕韓國的服裝設計師。「他們政府會資助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設計師去海外辦展覽,香港沒有這樣的基金」。本報記者從服裝批發商口中得知,近兩年韓國風越來越受歡迎,除了獨具匠心的設計,宣傳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韓國時尚品牌每一個季度都會在香港走秀,在廣州開訂貨會。「要推動時裝產業,需要很多錢,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雖然每一年貿發局都有時裝周,我們可以做站臺。但是我感覺媒體關注度遠不如歐美國際,買手也更喜歡買一些歐洲沒小眾設計師」。CHARLIE渴望,無論是政府、媒體還是市場,都可以把目光和機會投向本土設計師。

  六難:貸款難

  萬事開頭難。首先資金已經打倒一大批熱血青年。經營三家連鎖飲食店的老闆張權(ANDY Q)說,「問過幾家銀行,都說不夠資格貸款。貸款需要資產抵押。我們就算生意不錯,但是業務是不能抵押的。我們的舖子也是租的」。目前,ANDY Q的第二家店「十二味烤魚」通過眾籌的方式,以每一個股東出資3.5萬到35萬元不等,籌集到了350萬元資金。「如果創業貸款必須有抵押品,那麼沒有物業的年輕人永遠走不出第一步了」。創業者們期待這一次政府推行的創業基金可以真的變成及時雨,滋潤他們的創業種子。

  七難:動力不足

  香港理工大學商業學系畢業生會理事長洪錦鉉一針見血地指出,資金不足,舖租昂貴,貸款困難,這些都是外部挑戰。年輕人心裏沒有創業的想法。這才是問題根本所在。洪氏建議,年輕人要擴大自己的視野,向全球看,向中國內地看。香港人只有700萬人口的市場,但是走出一步,就有十幾億內地市場,和幾十億的國際市場。

  八難:創業氛圍不濃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不少創業者都反映「香港沒有創業氛圍。創業?找不到戰友」。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會長關俊華建議年輕人多去內地走走。「我們先後組織過幾批會員去北京、深圳參觀交流。他們加深了對內地的了解,同時被內地的創業氣氛所感染。哪怕是在深圳,年輕人的話題也離不開創業。這讓香港青年很有感觸。」

  九難:科研應用弱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助理教授夏春指出,可以參考內地的產(業)學(生)研(究)。「在上海,我經常看到某一個企業出資,大學出人(研究),合作出品的科研產品或者報告。但是在香港,幾乎沒有。香港大學有很多不錯的研究成果,但是真的應用到企業上的,很少。學校有曾經考慮把科研成果推廣到內地。但是由於香港的大學與內地的教育部缺乏對接機制(不知道和誰聯繫),和內地的企業聯繫也不多。所以我們雖然看到了內地的市場,也走不出去。」

  十難:欠缺銷路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為, 如果政府可以在某一些領域,優先採購創業人士的產品和服務,也可以幫助創業人士走出一片天空。他指出,即使有了便宜的舖租和低成本融資,但如果產品沒有銷路,服務沒有訂單,創業之路仍然舉步艱難。

  創業?我有話說

  平凡媽媽(手工皂生產銷售商):

  我們都是在家做肥皂。基本上睡在肥皂堆裏了。而且我們經常工作12到16個小時。如果請外人,在家進進出出也不方便。我們希望政府可以在市中心開闢場地,給我們做工作坊。

  MR.X(密室逃脫創辦人):

  政府的牌照申請複雜,我們為了在最短時間成功,花了5萬元,拿到了臨時牌照。「等所有設備弄好以後,政府的人再來檢查,正式牌照至少還要等半年」。即使已經加緊速度,MR.X的咖啡吧仍然錯過了元旦的黃金周。

  ANDY Q(川菜老闆):

  希望政府可以多一些培訓,教新手如何創業。政府還可以列出他們推薦的機構,包括財稅顧問、牌照顧問等,讓創業者少走一些彎路。

  GIGI(麻辣燙老闆):

  我是港漂,創業第一年趕上了續簽。「特別擔心要是香港政府不給我續簽,香港的店舖也帶不走,設備也帶不走,前期投入都泡湯了。感覺很沒有安全感」。希望政府放寬在港創業的內地學生的簽證。從一年一簽到兩年甚至三年一簽,給他們時間去做出成績。

  邱彼特(互聯網創業者):

  我去過沙田科技園,環境很優美,好像公園,但是人氣不足,並沒有發揮創業園區的最大功效。創業園區應該是信息交流和人才聚集的中心,是頭腦風暴的場所。如果創業園區可以增加行業聚會,請行業前輩分享,建立資訊共享平臺,對創業者的幫助會更大。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