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做完主動進攻意味十足的國情咨文,奧巴馬便意氣風發地再次“出征”了。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印度。
1月2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應邀抵達印度。曾一度被美方吊銷簽證的印度總理莫迪“史無前例”地邀請奧巴馬作為主賓參加印度國慶日慶祝活動,奧巴馬則欣然前往,成為唯一一位任期內兩度訪問印度的美國總統。
在國內,奧巴馬已經是毫無爭議的“跛腳鴨”總統。外界曾普遍相信,在剩餘的兩年任期內,奧巴馬如果想有所作為,只能是在外交領域。
這一次的印度之行,自然被解讀為希望在氣候變化、亞太再平衡等領域再努力,為任期內外交遺產“添磚加瓦”。
作為總統,奧巴馬曾經百受詬病,“軟弱”、“不作為”曾一度是他逃不開的標簽。他甚至曾一度成為美國民眾心目中“最糟糕的總統之一”。不過,隨著美國經濟的穩定複蘇,情況已經有了變化。
奧巴馬的支持率已經開始反彈,而奧巴馬也展示出一副鬥志昂揚的積極姿態,在內政外交各方面都開始發力。
對內,他以總統簽署行政命令的方式,讓國內數百萬非法移民有希望不被驅逐出境。雖然眾議院推翻該行政命令,拒絕為此項行政命令撥款。但是,奧巴馬作為總統仍享有對法案的否決權。而無論結果如何,該議題都已成功進入民眾視野,對2016年總統大選的選票影響沒有任何一方能夠忽視。
對外,奧巴馬發表對古巴關系聲明,宣布放松對古巴經濟的制裁。隨後,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分別講話,宣布啟動兩國關系正常化進程。
說起政治遺產,就不得不提到奧巴馬剛剛做完的國情咨文。有人說,他的國情咨文目標不是要推動什么政策改變,而是為2016年的大選定下基調。
國情咨文中,奧巴馬提出了“中產階級經濟”的概念,無論是給富人加稅、給中產階級減稅,還是讓社區學院免費等無不圍繞拯救美國中產階級這個核心。說實話,在如今“府院鬥爭”激烈的情況下,即便真想在這些領域上有所突破,奧巴馬也是注定了有心無力。但是,他拋出這些想法,就已經讓選民多了些思考。畢竟,美國的中產階級遭遇了曆史性的危機。而這些思考就成為2016年總統大選中所有候選人都必須考慮的因素。畢竟,中產階級代表著絕大多數選民。
中期選舉中,民主黨慘敗,奧巴馬剩餘的兩年任期也被譏諷為“垃圾時間”。然而,如今看來,奧巴馬仍未放棄,仍有動力在接下來的兩年中書寫自己的精彩。(張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