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傑/文
眾所周知,蘋果、穀歌、微軟被稱為當今智慧手機產業三大生態系統,而主要的競爭又在蘋果的iOS和穀歌的Android之間展開。
如果說之前穀歌Android在量上優勢明顯的話,那麼在剛剛過去的季度中,蘋果iPhone6及iPhone6 Plus的熱銷(與一直保持Android陣營出貨量第一的三星並駕齊驅),則意味著蘋果在智慧手機產業中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即在之前營收和利潤大幅領先Android陣營的基礎上,量上也有趕超之勢,甚至開始搶奪Android的低端用戶市場。至於與微軟的比較,蘋果領先的優勢就更不用說了。
那麼,究竟是何種原因導致蘋果在智慧手機產業中的優勢如此明顯?穀歌和微軟與之相比究竟差在了哪裡?
在此,我們不妨以蘋果為標杆,來看看穀歌和微軟與之相比的短板。
業內知道,蘋果iPhone發展到今天依靠的是其強大的軟硬結合的生態系統,而從其發展的路徑看,也基本是軟硬體的同步更新。例如每款新iPhone發佈前後,總是伴隨著新的iOS的更新和升級,這就保證了其生態系統體驗提升的完整性。相比之下,穀歌和微軟由於在參與智慧手機產業競爭之初發展方式的不同,就似乎註定了其未來生態系統發展的不均衡性,且這種不均衡性導致隨著競爭的加劇愈演愈烈。
先說穀歌,其在智慧手機產業的起步主要是從軟,即從Android開始。
為了快速擴大市場佔有率,穀歌對於Android採取了開源和免費的策略,但隨著合作夥伴的不斷加入,為了形成差異化的競爭方式,某些合作夥伴開始走自己Android定制化的路線,而這種做法一來使得本身就存在的Android碎片化越來越嚴重,更關鍵的是,造成Android用戶使用手機時體驗上的落差。
與此同時,Android陣營廠商的各自為戰,使得Android生態系統的應用品質參差不齊,儘管數量上看似龐大,但在與蘋果以質取勝的應用相比,這種所謂數量上的優勢未能轉為有效的市場競爭力和對於用戶的粘性。在也是為何相當蘋果的新用戶初期因為所謂的面子在使用iPhone之後,從面子轉為體驗吸引而不願意離開的主要原因。
有業內分析,作為Android陣營典型代表的三星,在與蘋果的競爭中敗下陣來是因為缺乏自身軟體的原因,但我們在此想說的是,同在Android屋簷下,三星不敵蘋果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Android本身。
再看微軟,表面上看微軟與穀歌類似,是從軟(例如更早之前的Windows Mobile)入手,但誰都清楚,微軟真正開始意識到智慧手機產業對於其的重要意義且開始發力時,是從硬體開始的。
即之前的與諾基亞的合作,直至並購諾基亞手機部門。而隨著微軟去年對於其Windows系統(針對9英寸以下移動設備)和今年剛剛發佈的Windows10系統的免費,未來微軟在移動領域(例如智慧手機),硬體將是其營收和利潤的主要來源。隨著而來的問題是,作為一個軟體起家的軟體企業,硬體一直是微軟的短板。
而並購來的諾基亞的衰落,雖說和當時其落後的Symbian系統關係密切,但其硬體設計上的落後也是不可忽視的主要原因,這點從業內和市場中一直流傳的諾基亞只會“換殼”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我們借此先說的是,本身在硬體方面就沒有優勢的微軟,儘管並購了諾基亞手機業務,但並沒有從中得到可以彌補自身軟肋的資源,並造成了微軟手機(Lumia)只能定位在低端市場而鮮有在市場中暢銷旗艦機的後果。
蘋果之所以在智慧手機產業競爭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除了自身生態系統的不斷加強外,另外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對手谷歌和微軟在構建生態系統中均存在著或軟或硬方面的短板,而如果在未來的發展中,穀歌和微軟不能很好解決這些軟肋的話,與蘋果的差距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