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人民幣掛鈎存款熱銷,金管局在1月曾去信銀行,重申風控不能鬆懈,劍指前線銷售手法。在記者走訪中,發現前線人員循規蹈矩,沒有證監牌的主動轉介給投資經理,也不見促銷手法,還不時提醒記者有一定風險。
以中銀為例,若要買人民幣掛鈎存款,就算在該行有股票戶口也要另開一個期權寶戶口。開戶之前要做問卷調查,評估個人風險承受能力,歷時約30分鐘;問卷做完,還要看20分短片,講解何為存款掛?存款及當中的風險;之後還要請另一位職員核對,前後歷時起碼一小時,相當冗長。
人民幣掛鈎存款是貨幣掛鈎存款的一種,其實早已適用於美元、澳元、加元和日圓等,只是過去人民幣兌換受限,銀行難以在零售層面做到。具體操作是,投資者可以看淡或看好人民幣,用港元/人民幣買入指定價格和期限的人民幣/港元。若在指定的期限裏,匯價與買入時一致,可獲得預定的息率;反之,投資者需要接收人民幣和失去所有利息。
該產品最大亮點是潛在息率回報高,風險是非保本投資,若看錯方向有可能蝕息和蝕匯率,風險高於定期存款。目前該產品最短一個星期,最長半年,入場費一般以5萬元起步。
越短期存款證較值博
記者開戶後,投資經理沒慫恿立即下單,叫記者多了解再作投資。問及目前人民幣波幅擴大,匯率走貶下,應該如何部署,投資經理建議,央行減息機會高,一旦減息,人民幣將繼續走貶,故買越短期越好,一星期或一個月能更好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