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
《財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權》
近日,英國著名曆史學家和作家羅傑·克勞利地中海史詩三部曲最後一部《財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權》出版,這也意味著地中海史詩三部曲全部面世。新京報特邀譯者陸大鵬介紹了三部曲的內容,並對本書主要特點做出了評述。
袖珍小國馬耳他的首都瓦萊塔是不錯的旅遊目的地。羅傑·克勞利九歲時第一次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馬耳他熱風。他父親是英國皇家海軍駐馬耳他驅逐艦分隊指揮官。老克勞利曾于二戰期間在同一片海域作戰。
來自北方國度的羅傑·克勞利自與蔚藍地中海世界接觸伊始,便深深為之心醉。從瓦萊塔的古堡和城防工事開始,他著眼探尋地中海世界的往昔。瓦萊塔得名自醫院騎士團的大團長讓·德·拉·瓦萊特,他于1565年成功抵抗奧斯曼帝國的進攻,守住了這個島嶼。幼年克勞利對這位基督教英雄的故事頗為神往,後來終于著書,可謂對童年美夢的追溯。他少年時多個夏季在希臘訪古。大學畢業後,他在伊斯坦布爾教書,花了很長時間探索這座城市,並徒步縱覽土耳其西部。後來他又多次造訪希臘,從事考古研究。許多年後,他將這些縈繞心頭的傳說付諸筆端,于是有了我們今天的“地中海史詩三部曲”。
把爭奪地中海當做爭奪世界中心
這三部通俗曆史著作各自獨立,讀者大可以從其中任何一本讀起。這松散的三部曲其實還是有著連貫和一致的脈絡,大約是地中海制海權的爭奪得失,以及基督教與伊斯蘭世界的沖突交流。三部曲涵蓋的時間達四個世紀之久,從公元1200年到1600年,這是不同文明和互相競爭的各大帝國之間為了領土、宗教信仰和貿易控制而激烈沖突的年代。沖突的參與者包括拜佔庭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以及西班牙和德意志的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皇朝。同樣在這個時期,威尼斯從一個泥濘的潟湖小邦崛起為西方世界最富庶的城市。
在這個時期,各國為爭奪地中海爆发了激烈戰爭。居住在地中海周圍的各族群(土耳其人、希臘人、意大利人等)認為自己是在為爭奪世界中心而戰。但與真正的大洋相比,地中海其實是很小的。各民族之間的地理距離只有投石之遙,于是大海成了一個封閉的競技場,大規模的廝殺就在這里上演。在這個年代,火藥武器開始徹底地改變戰爭的面貌。大海是史詩般攻城戰、血腥海戰、海盜行徑、人口劫掠、十字軍東征和伊斯蘭聖戰的場所,也是利潤豐厚的貿易和思想交流的途徑。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漫長而殘酷的競爭從本三部曲涵蓋的時期開始,將大海分裂為兩個迥然不同的區域,雙方沿著海上疆界進行了激烈較量。這場斗爭一直延續到ISIS所在的今日世界。
十字軍反戈一擊
若從曆史事件的時間順序看,最先发生的是《財富之城》第一部分的故事,即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以及威尼斯借此攫取地中海霸權。此次十字軍東征主要由法蘭西和意大利人組織,向當時最強大的航海國家威尼斯租借船只運兵前往東方。威尼斯把握機遇,與十字軍簽訂了涉及金額極其龐大的商業合同,承攬海運業務。不料十字軍掏不出合同規定的現金。為了補償,他們被極富商業精神的威尼斯人威逼利誘,一步一步脫去了聖戰者的外衣,先是出賣武力,帮助威尼斯人鎮壓敵對勢力,最後竟然作出了驚世駭俗的惡行——不去攻擊伊斯蘭世界,竟然兵鋒直指同為基督教國家的拜佔庭。雖然羅馬教皇一怒之下將十字軍全體絕罰,但十字軍和威尼斯人還是厚著臉皮攻破了古都君士坦丁堡,拜佔庭帝國暫時滅亡。
十字軍大肆劫掠拜佔庭的財富,甚至將珍貴金銀藝術品熔化以鑄币;威尼斯人卻將藝術品運回去美化自己的城市,包括今天聖馬可教堂前的青銅駿馬。十字軍在拜佔庭廢墟之上封疆裂土,建立起一系列星羅棋布的帝國、王國、親王國、公國和伯國;威尼斯人則搶佔重要港口、島嶼,建立起海上交通網。十字軍建立的政權在貧瘠的希臘內陸沒有維持多久,威尼斯的海洋帝國卻延續了數百年。
威尼斯在地中海並非唯一的玩家,同屬意大利的熱那亞是它頑強的競爭對手,這兩個民族都特別富于冒險精神。對中國人來說,最有名的威尼斯人應當是馬可·波羅,他萬里迢迢來到了中國,覲見蒙古大汗忽必烈。中國人最熟悉的熱那亞人應當算是哥倫布。熱那亞人也是很好的生意人,曾在今天的克里米亞建立殖民地和商埠,作為陸上絲綢之路的西端,經營奢侈品貿易,扮演東西方之間的中轉商。為了爭奪地中海霸權,威尼斯與熱那亞之間先後爆发了四次主要戰爭,延續一百多年,戰場從愛琴海到君士坦丁堡城下,從近東的十字軍王國到威尼斯本土潟湖,互有勝負,最後威尼斯險些滅亡,還是靠好運氣撐下來,奪得了地中海霸權地位。以上是《財富之城》第二部分的大致內容。
基督教世界的醜惡
基督教世界內部廝殺不休的同時,在東方崛起了新的勢力。奧斯曼部落逐漸吞並小亞細亞,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基督教世界抵禦伊斯蘭進犯的宏偉堡壘、東正教文化的輝煌中心,自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定都以來曆經風雨、千載巋然不動的大城君士坦丁堡,在匈牙利人制造的巨炮轟擊、新月旗下十幾個民族虎狼之师潮水般沖擊,以及挖地道、搞爆破等無所不用其極的攻打之下,終于轟然倒地。東羅馬帝國滅亡了。在很多曆史學家看來,中世紀宣告結束,現代性開始登上曆史舞台。“地中海史詩”三部曲的第一部《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講述的就是這個偉大故事。
這是一個關于人類的勇氣與殘忍、技術上的聰明才智、幸運、怯懦、偏見和奧秘的故事。它也涉及一個正在发生重大轉變的世界的其他很多方面:火炮的研发、攻城戰的藝術、海戰策略、宗教信仰以及中世紀人們的神話和迷信。克勞利全無舊日歐洲學者的偏見而渾然不覺的優越感,對伊斯蘭世界抱有極大同情,毫不避諱基督教世界的醜惡之處。
奧斯曼勢力的擴張
《海洋帝國》和《財富之城》的第三部分會把奧斯曼人在地中海西征的故事接著講下去。《財富之城》第三部分著眼于威尼斯與奧斯曼帝國七次戰爭的前三次。威尼斯在地中海節節敗退,原先的龐大殖民帝國的據點紛紛喪失。《海洋帝國》分三部分,分別記述東西方爭奪地中海的三大戰役,也清晰地展現出雙方力量此消彼長的過程。
第一部分是,1521年,奧斯曼蘇丹蘇萊曼大帝揮师進攻羅得島,打敗了駐防此地的聖約翰醫院騎士團,隨後借助海盜等割據勢力,繼續西進,與以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家族為首的西方世界在地中海對抗,一時間叱吒風云,幾乎使地中海變為“土耳其的海”。第二部分是,1565年,蘇萊曼大帝興兵攻打馬耳他島,從地圖上看,奧斯曼勢力已經擴張到了地中海的中心位置。在聖約翰醫院騎士團與西班牙勢力的聯合抵抗下,奧斯曼軍隊進攻失敗,被迫撤退。第三部分的故事始于1570年,奧斯曼帝國進攻威尼斯的殖民地塞浦路斯島,威尼斯與西班牙和教皇結盟;西方盟軍的艦隊前去援救塞浦路斯,在希臘附近的勒班陀與奧斯曼海軍交戰,出乎意料地以少勝多,將其挫敗。
《海洋帝國》繪聲繪色地描摹了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教世界爭奪歐洲靈魂的長達數十年的殘酷戰爭,范圍從伊斯坦布爾一直到直布羅陀海峽。在這個奴隸制、槳帆船戰爭、絕望與勇氣和慘無人道的暴行的故事里,克勞利令人信服地勾勒出一系列為了權勢和生存而戰斗的海盜、十字軍武士和宗教戰士的形象。一言以蔽之,《海洋帝國》是一個色彩紛呈、驚心動魄的故事,為當代的文明沖突提供了一個關鍵的背景。
同樣的故事,由不同的人講述,效果大不相同。克勞利有著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研究背景,言必有出處,而且他把握曆史大局,敏銳地指出,地理大发現和大西洋貿易使得地中海霸權爭奪戰失去意義。他組織史料如同調兵遣將,行云流水,剪裁有度。更為難得的是,劍橋大學英文系科班出身的他是一位優秀的講故事人,文筆優美曉暢,把地中海的傳說講得繪聲繪色、扣人心弦。 陸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