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有權不可任性 束權治貪並舉

2015-03-06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网訊】兩會採訪組北京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坦陳過去一年政府工作存在的不足,「少數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亂作為,一些腐敗問題觸目驚心,有的為官不為,在其位不謀其政,該辦的事不辦。」

 
  ●「一些腐敗問題觸目驚心」
 
  網絡熱詞「任性」登上政府工作報告,據報告起草組負責人透露,這句表述正是李克強親自加入。
 
  「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堪稱今年施政報告的點睛之筆,既是推動改革落地生根的箴言,更是嚴格約束權力的誡令,簡單明瞭切中要害。
 
  談及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李克強指出,堅持依法用權,倡儉治奢,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加強行政監察,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對公共資金、公共資源、國有資產嚴加監管。始終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對腐敗分子零容忍、嚴查處。對腐敗行為,無論出現在領導機關,還是發生在群眾身邊,都必須嚴加懲治。
 
  李克強指出,腐敗現象的共同特徵是權力尋租,政府要以權力瘦身為廉政強身,緊緊紮住制度圍欄,堅決打掉尋租空間,努力鏟除腐敗土壤。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簡政放權被本屆政府列為「開門第一件大事」,亦被視為改革抓手和突破口。其用意在於通過政府的自我革命釋放改革紅利,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從數量上看,政府只用2年時間,就提前實現了「行政審批權砍去三分之一」的目標;從效果上看,得益於審批簡化,2014年興起了創業熱潮、創新熱潮。但不容迴避的是,簡政放權在各地政府的執行中也存在捨不得放,放得不徹底的「變形」情況,導致改革效果打了折扣。
 
  「這意味著簡政放權從抓數量的『第一季』,轉為了抓品質的『第二季』。」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說。
 
  對此,常深入地方調研、考察簡政放權實效的李克強心中有數。兩會前,他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到地方調研,聽到基層反映,有的審批「明放暗不放」,有的名義上取消了,但換了個「馬甲」,又以備案的名目出現了,辦理過程和審批差不多。
 
  而據官方公布統計數據顯示,從2014年審計發現的重大違法違規案件線索看,60%以上發生在行政管理權或審批權集中、掌握重要國有資產資源的部門和單位。可見,審批權集中的地方,是尋租空間大的地方,是官員容易「出大事」的地方。這一數據,進一步支撐了「權力瘦身為廉政強身」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曝光追究為官不為
 
  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一放了之,為官不為。根據頂層設計,簡政放權應該放管結合,放權不代表不管了。但在現實中,由於慣性和惰性,官員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只會批不會管,呈現「對審批迷戀,對監管迷茫」的怪象。
 
  政府的轉型,自然也要求官員跟進。「完善政績考核評價機制,對實績突出的,要大力褒獎;對工作不力的,要約談誡勉;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要公開曝光、堅決追究責任。」李克強說。
 
  可見「有權不可任性」,表面上看,是李克強在敲打官員,實際上是通過約束權力構建善政,從而給全面深化改革清障開路。
 
  ●發改委成腐敗重災區
 
  當天下午,針對國家發改委成為腐敗重災區的提問,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人大新聞發布會上說,將加大反腐力度,推進審批公開和幹部輪崗。
 
  「腐敗案件確實影響非常惡劣,它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重創了發改委的形象。」徐紹史說,腐敗案件發生後,發改委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開展警示教育,組織200多名幹部參觀了北京的幾家監獄;同時深挖原因,加強制度建設,對各個風險點進行分析、排查,將行政審批事項統一搬到政務大廳辦理等。
 
  徐紹史表示,將加大反腐敗的力度,進一步推進審批公開,做到透明審批。此外,已加大幹部輪崗交流的力度,在管審批、管錢、管物的關鍵崗位,都要定期進行輪崗交流,進一步做好監管工作。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