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從事臨摹的藝術家,在辛苦練就一身功夫之外,還要收斂自我個性,謙卑地追隨著古代畫師的筆法和風格。他們一輩子在這塊荒涼、條件惡劣的地方,窮經白首、默默耕耘,無怨無悔,為敦煌藝術的保護和研究作出巨大無私的奉獻!
李其瓊老師是臨摹壁畫的專家,她一輩子都留在敦煌臨摹,現在雖已年過八十,仍堅持創作,壁畫臨本包括《莫高窟220 窟西方凈土變》、《莫高窟220窟帝王圖》等。她先生孫儒僴,是讀建築和繪畫的,特別鍾愛油畫。上世紀40年代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后,常書鴻先生就派他處理各種維修保護工作,參與了莫高窟1-4期石窟保護和加固工程,并組織領導了多項石窟維修項目。
說到當年的維修和保護,孫儒僴寫道:
「修建圍牆(護土牆,二米高,一千多米長)是常老1943年初到敦煌的第一件大事」,當時經費缺乏,環境艱苦,「又沒有前人經驗可借鑒,無從下手,一切從零開始」。那時候莫高窟還沒有加固,很多洞不能輕松去到,要上就使用一把蜈蚣梯,即是一枝粗樹桿,這邊插一枝木棒,那邊插一枝木棒,形狀像隻蜈蚣。
為了完成臨摹和解讀工作,臨摹專家經常「午飯也不吃,帶上乾糧充飢一直工作」。白天把壁畫的輪廓畫下來,晚上就回資料中心看佛經,「每天晚上都看佛經,要看得很熟,因為很多壁畫都沒有題記,不知道屬於哪一篇經文,時間不多必須爭分奪秒」,李其瓊說其臨摹「有時一個頭像反覆練習達數十次之多……,使之爛熟於心,……具有十分把握時才在臨本上落筆。」
潘契茲,早年曾師從於吳光宇、徐燕蓀,30年代末到敦煌。「洞窟大都很暗,……我們常常要一隻手拿洋蠟燭或油燈,一隻手作畫。燈光照明面積很小,而有的洞窟很高大,要用梯子爬上去看一眼,再爬下來畫幾筆。有一回我臨一個洞窟高處的壁畫,梯子在地面夠不著,就把它架到桌子上再爬上去,結果梯子在桌面上滑倒了。我從高處摔下來,梯子頂了我胸部,當場就昏厥了,過了許久才甦醒過來」,「經過細緻的臨摹,才能真正理解一片壁畫,領會一座洞窟。……每一根線條看起來或許平淡無奇,真要落筆時才能體會一千年前古人的良苦用心。」
關友惠,1953年畢業於西北藝術學院美術系,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從事壁畫臨摹,研究工作。關友惠老師很喜歡入洞窟,他說「進去后便煩惱全消,不舍得出來」。而臨摹壁畫最困難的部分是畫線條,「臨摹最困難是描線,不能改動,所以,臨摹者要每天晚上練書法,練習線條。為了節省紙張,第一次用淡墨,第二次用深墨,第三次用濃墨;然后再反過來用紙張的背面來練習,練筆力和腕力。還有練長線、『接力線』,要一氣呵成,天衣無縫,氣韻貫通,沒有強厚的基礎功力是做不到的。」臨摹壁畫時還要有耐性,要有好脾氣,「如果突然有蚊子落在手上,不能動急燥生氣。否則,畫那條線就會破壞整幅作品」。
施萍婷老師覺得在敦煌工作一點也不辛苦,有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也有人身在苦中不知苦」。她說敦煌是一個很值得為之獻身的地方,關友惠老師請她上書樊院長,希望他們百年之后能葬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