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吃山頭共有43個盆菜,打盆時間只用了10分鐘就完成。
【香港商報網訊】新界圍村春秋二祭「吃山頭」文化由來已久,在拜祭祖先後,族人即場將帶來的生豬切成小塊下鑊煮之,並現場齊共享。這習俗雖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內,但實況是已愈來愈少鄉村做,數算還在做的,主要是屏山鄧氏,其中到龍鼓灘致祭其十八世祖鄧若虛可說最熱鬧。而多年來負責龍鼓灘「煮山頭」的鄧聯興師傅也年紀漸大,但幸好得兒子接棒,兩父子今年春祭(4月1日)拍檔,毋懼太陽高照,汗流浹背下仍揮動鑊鏟大力翻煮,所為的是那份鄉里情,亦要把祖宗的事務做好。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鄧師傅年紀大有兒子接棒
煮山頭原來是一份要計算準確及準時的工作,早上8時許,鄧聯興與兒子鄧健鵬(Jeff)及兩名員工,已來到龍鼓灘鄧若虛墓旁邊的荔枝林,準備煮山頭盆菜。煮山頭要就地取材,找適合地方搭爐灶放下大鑊,還有找可用已乾了的荔枝柴,荔枝柴是硬木,不但耐燒,且由它燒煮出來的食物有獨特香味。
生豬拜祭後即切小塊烹煮
鄧聯興是「元朗屏山傳統盆菜」的大廚,他的父親鄧來發是屏山盆菜名廚,以前負責煮山頭,鄧聯興十多年前擔起這個重任。他說,豬肉要一小時才炆好,而豬肉有250斤,要做兩轉,還有要花些時間煮其他3樣材料:筍蝦、枝竹及魷魚,也要煮飯,這些東西要全部在11時左右煮好,因為這時前來致祭的百多名村民陸續到達,到中午12時正式開餐。為節省時間,筍蝦、枝竹及魷魚預早切好,生豬拜祭過後立即切成小塊,需時20分鐘,而煮豬肉的配料包括南乳、蔥段、洋蔥、蒜頭、薑等也預早切好。
澳洲大學生熟練揸鑊鏟
4人就這樣在荔枝林內忙個不停,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鄧聯興兒子Jeff。30多歲屬80後的他,在澳洲大學商科畢業,在外工作過幾年,看到父親做盆菜那麼辛勞,年紀又漸長,他覺得不回來接手不行,「煮山頭這習俗,我哋唔做就冇人做。」他今次是第二次參與,已很熟練地拿動鑊鏟,將豬肉翻動。
材料煮好後要等待「打盆」,即將它們一層層地放進盆內。到了接近12時,開始打盆,首先放進筍蝦,跟住是枝竹、魷魚,面層是豬肉,43個盆大約用了10分鐘便打盆完畢。這時拿了盆菜券的村民,聽祭主叫喚名字,憑券換盆後,就與親友高高興興走到樹蔭下席地而坐,大快朵頤。
舊時3點起床翻山好辛苦
今次春祭祭主、屏山坑尾村鄧族26傳鄧東照說,祭祖費用由若虛祖的祖堂「維新堂」支付,約兩萬多元。他作為祭主(通過投標方式),要負責祭祖的活動及提供物資。在早上9時,鄧若虛墳前已預備好祭品,包括已屠宰生豬、5杯茶、5杯酒、5對筷子、5副生及熟豬內臟、5碗飯、5碗湯及5個水果。拜祭過後的生豬就拿去斬件待煮。
說起吃山頭歷史,50多歲的鄧東照說,他出世時已有,記得7、8歲時就跟父母由屏山行路到龍鼓灘,「夜晚3點就有人打鑼催人起身,天濛光就行,經過廈村、白泥、稔灣、曾咀等地,其中要翻山,村民要?住煮食材料、用具如鐵鑊、玻璃碗等,好重,好辛苦的!」後來往龍鼓灘的交通和道路改善,村民坐車很快就來到,物資用車運送,玻璃碗也改為即棄碗,真的省時省力。
鄧達智:族人聚餐有氣氛
但隨著社會變遷,務農的鄉村生活變為忙碌的城市人生活,許多習俗都變了,吃山頭也沒什麼鄉村仍在做。也是坑尾村26傳的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偕同弟弟及朋友一同來祭祖吃山頭。他說,拜完祖先,大家在附近地方一齊吃盆菜,好有氣氛,他認為這習俗能否繼續下去,事在人為,「其實仲有冇人做,要睇負責班人點睇!」這道理沒錯,後代先將祭品孝敬祖先,然後在祖先墳前將祭品吃掉,讓祖先知道聚首一堂的我們生活富足,和洽共處,是相當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