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花朝節,是中國民間歲時八節之一,也叫花神節,又稱百花生日。自春秋起源,襲至明清,一直綿延不衰,其重要程度可與中秋相媲,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節日之一。并因其經常與中秋節并舉,中秋古時又稱「月夕」,進而形成「花朝月夕」、「花朝月夜」等成語,流傳至今,用來形容良辰美景。
花朝由來已久,古籍中最早的記載見於春秋時期的《陶朱公書》:「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到了晉代,周處《風土記》言:「浙江風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竟放,乃游賞之時,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歷仕梁陳隋三朝的江總在《侍宴玄武觀詩》中云:「詰曉三春暮,新雨百花朝。」可見,春秋時尚無「花朝」一詞,到了晉代已有過花朝節的習俗,梁陳時宮廷中亦有此風習。但總體而言,唐以前有關花朝的活動範圍較小,僅限於宮廷內苑。
在唐代明確以二月十五日為花朝節,并與元月十五元宵節和八月十五中秋節合稱為三個「月半節」,成為重要節日之一。不過仍基本流行於上流社會和官宦階層,而非全民性的節日。活動內容包括吃花糕,觥籌宴飲,踏青賞花,吟詩作賦,傷春懷舊等。花朝節吃花糕,始於武則天時期。
至宋朝時,國家版圖的縮小并沒有影響人們對花朝節的熱情,較之唐代,反有過之而無不及。過節人群的範圍也由上層社會擴展到了民間。宋代詞人周密的《一枝春》是宋人過花朝的一幅整體白描圖:「宮壺未曉,早驕馬繡車盈路。還又把月夕花朝,自今細數。」除了與唐代共有的特徵外,宋代還增添了許多新內容,如撲蝶會、挑菜會、市集、拈香祈福、燃燈等。
但是,宋代花朝節的日期卻在有些地方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據研究,宋代應比唐代稍寒冷,花朝不推后反提前,想必是對春天來臨的迫不及待。跟唐代一樣,花朝來臨之時,宋人們也喜歡騎馬、醉酒、泛舟,一樣的舒坦愜意。如朱繼芳的《舊游》以慵懶的生活姿態表達著自己對官場的厭惡:「花朝騎馬醉,月夜傍船謳。一被微官縛,重來不自由。」另外,《夢粱錄》卷一中有述,花朝這天,官員率僚佐出郊,召當地父老,賜之以酒食,并勸以農桑。《月令輯要》卷六亦載:「宋條制,守土官於花朝日出郊勸農。」并引《陶朱公書》,以十花朝過節五日為勸農日,并以是日天氣來預卜當年收成好壞。若是晴和,則主年豐;若為風雨,則主歲歉。這說明花朝勸農在宋代成為政府定制。
花朝節,大約於清末開始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如今已為世人所不舉甚至不知。究其原因,恐怕與其未形成如吃月餅之類的固定節日習俗有一定關系,花朝未被賦予如中秋「團圓」之類的節日意義也應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