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國務院:市場改革應對經濟下行

2015-04-16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在北京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5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會議對實施簡政放權、財稅金融、農業農村、對外開放、民生保障等方面38項改革任務提出了具體要求。

  會議聽取了國家發改委關於2015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的匯報。會議指,要按照中央關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和今年改革工作要點,抓緊實施既具有年度特點、又利於長遠發展的改革,向深化改革要動力,用改革破難題、除障礙,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提供有力的體制保障。

  改善民生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

  會議強調,一要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這個核心,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力度,再取消一批行政審批事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投資創業門檻,促進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取得更大成效,穩定和擴大就業,推動經濟穩中有進和提質增效升級。

  二要聚焦當前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問題,優先推出一批激活市場、激發活力的改革舉措,在公共領域大力推廣特許經營、PPP等模式,吸引社會投資,著力營造釋放消費潛力的體制機制環境,推進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更好服務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

  三要著力用改革的辦法,更多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擴大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促進社會公平,更好兜住民生底線,努力在改善民生中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

  四要狠抓改革發展政策措施落實不放鬆,強化法治意識、責任擔當和督查問責,重大改革要於法有據,及時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法規,各項改革都要明確在哪些方面有突破、有哪些硬措施,推進改革發展要分工實施、督辦評估、獎勵追責環環相扣。

  五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各地區、各部門要奮發有為,以改革的新成效、新紅利支撐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增強全社會的信心,促進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核準建華龍一號核電示範機組

  會議決定核準建設「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示範機組,在調整能源結構中促進穩增長。會議指,「華龍一號」是以國家20多年核電建設運營成熟經驗為基礎,汲取世界先進設計理念的三代核電自主創新成果。會議決定,按照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在沿海地區核準開工建設「華龍一號」示範機組。這既是順應國際能源發展趨勢,優化能源結構,構建風、光、水、核等多元化清潔能源體系的必然選擇,也有利於鞏固和提升中國裝備製造業國際競爭力,帶動有效投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經濟穩定增長,推進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

  會議要求,要通過實施示範工程,採取國際最高安全標準,完善應急預案和應急響應措施,確保工程建設和運營安全,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裝備與核心技術,為核電裝備走出去開展第三方合作創造有利條件。讓高效、清潔、安全的綠色能源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新動力。

  李克強斥繁冗流程:國務院通過了還要由處長們“把關”?

  在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嚴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沓,亟需進一步簡化流程,加快簡政放權進程。

  “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總理說。

  此前,有關部門匯報時說,國務院常務會議幾項已經確定的政策,之所以遲遲沒有“落地”,是因為文件起草完成后,一直按照流程在相關部門等著“會簽”。

  “這不是耽誤時間嗎?”總理立刻打斷他的話說,“當時你們部長們都來開會了,會上都沒有不同意見,現在難道還需要幾個處長來‘把關’?”

  總理說,我們出臺的許多政策,中央和各部門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經過詳細測算,并制定了非常具體的執行方案,但卻常常因為繁冗、拖沓的所謂“會簽”,讓一些好政策“遲遲落不了地”。

  “中央研究了一年多,拿出政策,結果各種手續再走上一年,這不是鬧笑話嗎?”總理語調嚴厲。

  針對如何破解這一“頑疾”,李克強說,一是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所謂簡政放權、放管結合,首先是‘自我革命’。”

  二是要主動作為,狠抓政策落實。李克強說,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一方面是因為政策好,一方面是因為人勤勞。

  “中國經濟是干出來的。”他說,“不干,什么都談不上!”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