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中国未现外资撤离潮 首季FDI增逾一成

2015-04-17
来源:香港商報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否认外贸“失速”说法,称不急于出台新措施。 中新社

        中国未现外资撤离潮 商务部:外商对华投资总体进大於出

  商务部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一季度商务运行情况。针对近期「外资撤离潮」一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目前中国制造业外资的下降和原有制造业外资的调整是正常的,只是被个别媒体放大,才有所谓「外企撤离潮」说法,实际数据并不能支撑这种看法。香港商报记者 锺侠

  首季FDI增逾一成

  沈丹阳指,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4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据介绍,1至3月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15.9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9%,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12.2亿美元,同比下降3.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2.2%。

  「2001至2014年,中国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从2001年的24%提高到2014年的55.4%,这是一个很高的幅度。制造业利用新增外资的规模和比重持续下降,原有的一些制造业外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的业务进行了一些调整。」沈丹阳说。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7.8亿美元,同比增18.8%。同期,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6.7亿美元,同比降26%;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4.3亿美元,同比降15.2%。

  中国投资环境优势依然突出

  面对「外资撤离论」质疑,沈丹阳回应称,确实有外资撤离,但并未出现「潮」。

  今年以来,包括西铁城、松下、夏普等一些知名外企撤离中国的新闻引发国际关注;有外媒据此断言,中国对於外资吸引力已然不在,甚至称中国出现「外资撤离潮」。对此,沈丹阳列举了三组数据: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今年1月底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2014年中国吸收外资1280亿美元,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外资流入国;据上海美国商会2015年中国商业调查,有73%和75%的售房企业2014年在华业务实现盈利或者收入增长,有67%的售房企业计划扩大在华投资;今年一季度,内地实际利用外资比去年同期又增长11.3%,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沈丹阳指,数据说明(或者说充分反映)中国投资环境的综合优势依然突出,中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力依然比较强。中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力,除了体现在外商普遍看好中国潜力巨大、而且稳定增长的国内市场这个因素以外,也跟中国法律制度体系认真、健全,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不断完善,产业配套能力迅速提高有很大关系。

  制造业外企业务调整被放大

  沈丹阳说,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型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使吸收外资环境持续改善。这是自去年以来,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但中国吸收外资的规模仍在持续增长最大的主要原因。尽管有一些跨国公司对投资环境有所抱怨,这主要是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後的不适应。比如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也可能是经营不善等因素;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确实有少数跨国。

首季对外投资 劲增三成

  最新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外投资同比增长29.6%。截至3月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1200亿元。

  对欧投资为去年同期8倍

  商务部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份,内地非金融类投资者共对全球142个国家/地区的233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580.9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股本和其他投资1323.5亿元,占83.7%;利润再投资257.4亿元,占16.3%。

  一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19个,主要有中国香港、荷兰、开曼群岛、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澳洲和印尼等。

  同期,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洲、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199.8亿美元,占中国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7.5%。其中,对欧盟投资35.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4.4亿美元的8倍多。对於中国对欧投资高速增长,沈丹阳解释,这主要是由於中石油在荷兰投资28.85亿美元。

  中国装备走出去势头良好

  在近年内地主推的装备制造业方面,今年一季度,中国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达到9.6亿美元。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3.09亿美元,占32.1%;汽车制造业2.19亿美元,占2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4亿美元,占21.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9113万美元,占9.5%;金属制品业7834万美元,占8.1%。与此同时,相关设备的出口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沈丹阳特别指出,1至2月,包括铁道及电车道机车、车辆及相关零件在内的铁路设备出口超过6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51.8%。

沈丹阳否认中国外贸 失速

  针对中国外贸出现「失速」说法,沈丹阳昨亦予以否认。

  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内地进出口5.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其中,出口3.15万亿元,增长4.9%;进口2.39万亿元,下降17.3%;顺差7553亿元,增长6.1倍。

  「我们对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情况的初步分析是:出口情况大体上比较平稳,增长情况在预期之中,进口下降比较明显,某种程度上说,降幅超出预期。」沈丹阳分析,这主要是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同时也受内地生产配套进口放缓、投资对进口拉动减弱因素等综合影响。

  不急於出台新措施

  对於一季度整体外贸形势,沈丹阳称还不到「失速」的程度。他提醒对外贸「不能只看速度」,还需看到一季度外贸结构调整可圈可点,外贸企业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区域布局、企业结构、贸易结构等都在进一步优化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继续坚持既有的稳定外贸、增长和调整结构的措施。」沈丹阳说,「没必要惊慌失措,或者是急於采取什麽新的措施。」

  针对全年形势,沈丹阳指,虽然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乏力,外部需求不足,出口压力较大,但需看到中国外贸出口传统竞争优势仍有生命力,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竞争新优势正在加速形成,稳定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总体上是对路和有力的」,因此对全年出口稳定增长还是有信心。至於进口,沈丹阳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发展和消费进一步提速,相信也会有更好表现。

外资撤离中国 是伪命题

  近段时期,少数跨国企业调整在华业务,一些外媒及个别人士据此提出「外资撤离中国」说,认为中国投资环境正在失去魅力。但事实并非如此,外企并未对中国市场失去信心。

  调整转型才是真相

  今年2月,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关闭。厂方解释是西铁城集团日本总部的全球战略收缩调整。

  其实,资本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属性,优胜劣汰是正常现象。就在西铁城悄然离开之时,同样来自日本的松下集团决定,将部分数位相机的生产从日本转移到中国厦门工厂。

  在上海,身为英国百货业老大的玛莎,居然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事实上,2001年中国加入WTO後,外资零售企业在华进入开店高峰期;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後,中国零售业增长放缓,2014年外资在华关店达141家。

  对此,专家认为,在零售业面临电商冲击、消费转型等多元化因素影响下,「洋商店」更易出现「水土不服」现象,跟不上消费变化节奏,关店调整在所难免。

  不难看出,调整转型、水土不服才是外资撤离中国的真相。「总体来看,(外企)关停工厂的数量是有限的。」沈丹阳指。

  外资依然看好中国

  中国对外资是否还具吸引力?事实胜於雄辩。

  2014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280亿美元,外资流入量跃居全球之首,同期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较2013年下降了8%。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日本在华投资企业,终止投资与2013年持平,减资比2013年下降3.2%;美国在华投资企业中,终止和减资的比2013年分别下降9.6%和19.1%。

  中国美国商会发布《2015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称,超过60%的会员企业仍把中国视为全球三大投资重点之一。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认为,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仍能保证无限商机,在华外资企业将迎来一个长期且可持续的「白银时代」。

  「不存在外资大规模从中国撤离的情况,外资对中国投资保持在正场☆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如是说。

  体现经济转型力量

  更为重要的是,外资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数据显示,内地首季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升至61.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215.9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同期,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12.2亿美元,同比下降3.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2.2%。

  从这一视角看,少数外资撤离恰恰显示出中国经济转型的力量。有专家指,制造业比重有所下降,服务业大幅增长,新的结构蕴藏着外资可以参与的巨大空间。

  「实践证明,外资依然看好中国,选择中国、投资中国的潮流并没有发生改变。」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对各国企业家而言,应把握住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准入、商业创新、服务消费、商品进口等方面的新机遇,加快投资中国;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精采的市场潜力还在後面。 锺侠

尽早启动中泰高铁合作

  【香港商报网讯】昨日,沈丹阳还谈及中泰高铁项目。他表示,希望尽早启动有关合作项目建设。

  沈丹阳说,泰国政府2014年批准了一项8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铁路建设是重点。规划中,泰国将建设两条标准轨铁路,总长约1400公里,计划与中国合作的是其中一条。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主动放弃泰国铁路项目,泰方正与日本探讨铁路建设细节,中国驻泰国使馆对此已正式辟谣。中国驻泰使馆称,中方愿参加泰国所有铁路项目。

  沈丹阳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包括泰国在内的东盟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他强调,中泰两国在铁路领域开展合作,将会有效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有利於促进和深化中泰两国经贸合作,更有利於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互利共赢的好事。谈及中泰铁路领域合作进展时,沈丹阳介绍,目前两国已就铁路领域合作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双方信息沟通和交流保持顺畅,有关具体合作事宜正稳步有序推进,「我们希望双方加强协作配合,尽早启动有关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