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外貿企業微利生存:感嘆人民幣太強了

2015-04-17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外貿企業微利生存

  波動的匯率和反傾銷是懸在外貿企業頭上的兩把刀,“穩外貿”政策成效也不明顯

  藍之馨

  被譽為外貿風向標的廣交會又開始了,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外貿企業匯聚廣州,在各自攤位上各顯神通,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境外采購商駐足,即便他們只是看看而已,極少當場下單。

  今年初外貿的開局不太理想,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5.54萬億元人民幣(6.1908, -0.0054, -0.09%),同比下降6%,這與今年初政府工作報告設定的增長6%目標相去甚遠。其中,3月出口大幅下滑14.6%,下滑幅度近年少有。

  數據如此,外貿企業們的實際感受如何?國家“穩外貿”政策是否落到實處?《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帶著疑問走訪多家廣交會中的企業,發現懸在外貿企業頭上的是波動的匯率和反傾銷兩把刀,政府的“穩外貿”政策企業卻少有感受到。傳統制造行業的外貿企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甚至需要依靠出口退稅存活,這些都迫使他們尋求改變。

  “人民幣太強了”

  “外貿形勢不好,都是因為人民幣太強了。”上海亞明照明有限公司國際銷售市場部銷售總監許留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口中的“人民幣太強”指的是近年來人民幣對除美元以外貨幣的快速升值。

  高盛分析,自2014年年中以來,以貿易計價的人民幣實際升值幅度高達13%。

  許留建說,人民幣升值導致所有的出口行業都不好做。“以前出口到歐洲,匯率是1:8、1:9,現在是1:6,相當于價格升了20%,勢必影響當地對華的進口。”

  山東一家外貿建材廠的經理也告訴本報,匯率一變動,客戶買貨成本增加,就有可能取消訂單,之前付的10%定金也不要了,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也認為,人民幣過強導致國內出口部門受內傷。前3個月,對歐盟、美國、東盟、日本出口同比為2.4%、11.2%、20.6%、-11.8%。2008年金融危機后走出衰退的經濟體都進行了有效匯率貶值。

  在廣交會上,許留建接待的大部分采購商都是來詢價的,因為“匯率一變動,價格就相應變動,很多客戶就要重新比價”。

  不只是本國的貨幣表現影響市場。總部位于東莞的宏發鋼鐵以東南亞、南非、南美為主要市場,該公司外貿經理徐道進告訴本報,去年下半年到現在,市場都非常差,很大原因是印尼和馬來西亞的貨幣大幅度貶值,高達30%的貨幣貶值導致該國購買力下降,市場縮小了15%以上。徐道進認為,做外貿生意,兩國匯率浮動在5%以內是可以接受的范圍,一旦超過這個范圍就會對生意往來造成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4月初人民幣出現了小幅貶值。4月15日晚,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專訪。在回答《金融時報》主編巴伯(LionelBarber)提出的中國政府是否會有意通過人民幣貶值來應對出口面臨的壓力時,李克強表示:“我不希望看到人民幣繼續貶值,因為我們不能靠貶值來刺激出口。不注重擴大內需,否則中國的經濟結構很難得到調整。”

  5%毛利艱辛生存求變

  傳統的外貿企業日子確實不太好過。

  山東一家外貿建材廠以歐美、中東、南美、東南亞等為主要市場,去年銷量1000多萬。今年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訂單漲了10%左右,新增加的訂單主要來自中東、東歐。

  盡管訂單增加,卻也賺不到什么錢。建材廠經理對本報透露,他們的毛利潤只有5%。出口一張1.2米×2.4米的板材,十年前能賺十幾元,加上出口退稅的7元,可以賺二十元,而現在由于全球經濟形勢不好,加上行業內部的惡性競爭,價格越來越低。如今加上退稅才賺個三四元,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出口退稅,賣出一塊板材還要虧錢。

  中國制造正在經歷一個艱難的轉折期。前述經營鋼結構產品的宏發鋼鐵對“世界工廠”的變化有最直接的感受。1993年成立的該公司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中國制造業騰飛的階段,那個時代整個珠三角到處都在興建廠房,宏發鋼鐵接單“接到手軟”。而現在,他們只能把眼光投向東南亞、南非和南美。除了繼續做工業廠房以外,他們也嘗試在新加坡做一些高層建筑。

  規模更大一些的公司由于有資金優勢,轉型起來更為從容。上海亞明照明有限公司與北京申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作,今年初與法國簽下30億歐元的法國照明節能改造協議,并將在法國投資1億歐元建LED生產及研發中心。

  許留建表示,該公司近年來加快國際步伐,除了在法國投資建廠以外,可能還將與美國企業達成合作。在法國建廠會不會成本太高?許留建表示,為當地政府解決就業可以享受一些稅收補貼,并且能夠規避反傾銷風險,物流成本也能大幅降低,重點是能夠以法國為據點覆蓋整個歐洲市場。“以燈具行業為例,甚至有人算過一筆賬,在法國建廠比在中國生產成本更低,因為能省下大筆物流費用。”

  此前,該公司主要的外貿業務都是為歐美品牌代工,最近他們甚至簽下了施瓦辛格做代言人,走自主品牌和國際化道路的決心可見一斑。

  對政策“沒什么感受”

  去年5月,國務院出臺了旨在“穩外貿”的國十六條。這些政策包括充分利用現有專項資金政策,加大對服務貿易發展的支持;逐步擴大服務進口;結合“營改增”改革范圍的擴大,對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鼓勵服務出口;加快推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等。

  這些扶持政策,企業是否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本報記者采訪的外貿企業直言“沒什么感受”。有幾家外貿公司甚至表示,貨物在海關查驗時更麻煩了。前述山東某建材廠經理說,海關每天都會對貨物進行抽查,貨柜實際重量與企業填報重量允許有5%的偏差,但有時候由于天氣原因,比如天氣潮濕或干燥,板材重量偏差可能超出這一范圍,就會面臨一個貨柜起碼2000元的罰款。

  湖南一奇輝工貿有限公司董事秦斌也對此有同感。他認為海關查柜越來越頻繁,該公司每個月有十幾二十個貨柜出關,總會被抽中一兩個貨柜開柜檢查。由此產生的裝卸費、開箱費、封箱費都由企業承擔,算下來也要差不多2000元。還有時間成本,查柜快則一兩天,慢的話一個星期,如果錯過了船期,要等下一班,還要重新報關。

  上述企業反映的問題或許即將得到改善。《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前獲悉,得知3月數據不太樂觀,包括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外貿主管部門3月底4月初已經組織到多地外貿企業調研,并試圖找到破解之策。目前來看,如何做到通關便利化,加強口岸工作,將成為下一個可能的突破口。

  企業寄望政府能予以解決的事情還包括最令他們頭疼的反傾銷。秦斌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他們公司的玻璃纖維本來在美國賣得非常好,突然美國來個反傾銷,市場一下子就沒了。歐洲也有針對該產品的反傾銷,反傾銷稅高達26%,出口到歐洲的量隨之也小了很多。初步統計,因為歐美的反傾銷,市場縮減了三四成。

  本報記者走訪的多家外貿企業,幾乎每家都曾遭遇過反傾銷事件。宏發鋼鐵出口至印尼的鋼卷產品就曾遭遇20%的反傾銷稅。

  從事外貿行業多年的秦斌認為,中國制造遭遇的反傾銷越來越多。希望政府能夠有一個有效的應對機制。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