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看宜興壺前世今生

2015-04-20
来源:香港商報

  展覽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合主辦的「宜興紫砂陶藝與文化」展覽於本年4月11日至10月4日在中大文物館舉行。是次展覽展出的紫砂精品合共218項,包括中大文物館北山堂藏品168項及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50項,類型豐富,涵蓋茶壺、博古、文玩及像生等不同的紫砂制作,讓參觀者一睹本港兩大紫砂珍藏,欣賞18世紀以至當今宜興紫砂名家的匠心之作。香港商報記者 若笑

  紫砂陶器自明代中葉發展蓬勃,至晚期,紫砂陶人名工涌現,紫砂壺更是獨領風騷,成為文人至為喜愛的茶具。紫砂陶器除了與中國傳統茶文化息息相關,更蘊含優雅的文人氣息,巧妙地將工藝及文化內涵融為一體。是次展覽匯集了中大文物館及茶具文化館的珍藏,全面展示及探討宜興紫砂陶器的工藝成就與發展,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意義與社會影響。

  展覽內容分為兩大主題。第一主題是宜興茶壺的文化內涵與鑒賞,分為七個副題:供春壺的故事;紫砂壺獨領風騷;曼生壺及其流風;孟臣壺與工夫茶;清末民初的名工雅制;現代壺藝承傳;外銷紫砂及影響。第二主題是茶文化以外的紫砂制作,包括博古陳設、文房雅玩及像生雕塑等。

  從供春壺到曼生壺

  傳世「供春壺」,長久以來被認為是明代正德(1506-1521年)時期,供春從數瘺得到靈感而創制的紫砂茶壺。現代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在1980年代制作供春塑像,捕捉了供春俯身審視制品的瞬間。而最早「被發現」的供春壺已被重新訂為吳大澄(1835-1902年)與陶人黃玉麟(1842-1914年)於1895至1898年間的制作,并已衍生不少仿品。此次展覽以供春樹癭壺揭開序幕,與徐秀棠先生的供春塑像相映成趣,也為紫砂陶藝的「文人藝術」與「真仿混淆」的特色作了注腳。

  明代萬歷(1573-1620年)后期,時大彬(約1546-1619年前)以其手藝出類拔萃,被尊為一代宗師。他又由大壺改制小壺,推動文人品茗新風,確立紫砂茶壺「文人藝術」的氣質,影響深遠。不過時大彬壺真品難求,不少傳世品實為20世紀前期仿古紫砂的優秀制品,此次展覽展出時大彬款方壺。

  清初康熙(1662-1722年)后期,陳鳴遠享負盛名,文人學士「爭相延攬」,地位崇高,媲美晚明時大彬。陳鳴遠長於雕塑,代表作有天雞壺、梅根筆架等,反映清初紫砂陶器承載濃厚的「文人藝術」成分,陳鳴遠壺也是真品難求。此次展出北山堂之陳鳴遠款「三友壺」構思極具創意,塑工精美無匹,推論是近代名手蔣彥亭(1894-1943年)的制品。此外,清初名工如華鳳翔,擅制漢方壺。江蘇鎮江曾出土大小相若的清初漢方壺。此次展覽展出北山堂藏華鳳翔款小漢方壺。

  清代嘉慶(1796-1820年)期間,陳鴻壽(曼生,1768-1822年)「曼生壺」以書法銘文啟導新風,文人紛紛訂造或監制茶壺。茶壺設計的美感聚焦在壺上銘文,以至陶刻繪畫鈐印也增多。書、畫、印、壺四藝并美,可以說是19世紀紫砂茶壺的特色,深化也豐富了紫砂茶壺的「文人藝術」內涵。此次展出的北山堂藏品壺公壺刻有書法優美的銘文,壺底鈐「阿曼陀室」印,把梢鈐「彭年」印,看來是一把標準的曼生壺,即陳曼生和陶人楊彭年合制的紫砂茶壺。但是細察該壺的砂質與工藝,極可能是20世紀前期的仿古紫砂。壺上銘文說明仿古者有極高的研究水平及依據。

  「孟臣壺」專伺功夫茶

  明末清初,功夫茶開始流行於閩南、粵東一帶,其后隨著貿易而流行於東南亞等地,也因應日本煎茶道而外銷日本,在19世紀風行,及於今天。茶價不菲,又求茶味香濃,功夫茶壺的燒制逐漸自成體系,以「小型」及「梨形」為尚,但求素雅,不尚雕工。惠孟臣是明末清初人,署款惠孟臣的功夫茶壺自17世紀以來不斷生產,為數極夥,於是「孟臣壺」成為功夫茶壺的別稱。所展北山堂藏品鈐有惠孟臣印章并署款「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寬口圓壺,是難得的具年款的清初佳制。

  在明代,將茶葉運銷歐洲的船上已有宜興茶壺。近年出土不少沉船文物,展覽展出有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玉香齋」刻款的梨形小壺,這是沉沒於18世紀的耿特莫森號的沉船文物,壺身及壺把上留有海底生物的印記,有助外銷茶壺的年代鑒定。

  早期的外銷茶壺主要是貼花的紅泥壺。歐洲人極其珍愛這些舶來茶壺,每以金屬鑲嵌保護壺注,又用金或銀鏈將壺蓋連著壺注或壺把,也同時附加美化的雕飾。展出羅桂祥藏品中有不少歐洲仿制品,包括英國、荷蘭等。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