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需要的,就是我們關注的”。這句話被銀行大堂經理演繹地淋漓盡致。股市去年四季度以來大幅上漲,曾經一度讓各家銀行理財柜臺成了基金大賣場。
百姓對基金熱情上漲,也讓銀行大堂經理推銷起基金、特別是股票型基金起來更加賣力,對于來咨詢的儲戶幾乎言必談基金。
但《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隨著上周股指兩次出現逾百點的大跌,銀行大堂經理們口風迅速出現變化。
銀行理財產品重新被掛在嘴邊,對于咨詢購買基金的百姓,則明顯加大了風險提示,而最佳案例則非前幾日出現的股市大跌莫屬。
“您可能也知道了,今天(上周四)股市又暴跌了,現在股指漲幅過高,您若買基金可要注風險,還是理財產品更為穩妥一些”,一位大堂經理向記者表示。
百姓關注股市
銀行熱薦基金
自2014年年末以來,滬深股市走出一波大幅上攻的行情,而這也直接將百姓投資股市的胃口充分地調動起來。而對于沒有股票投資經驗的普通百姓來說,若想分享牛市賺錢良機,最為快捷方便的莫過于購買股票型基金。
相比于銀行理財產品及余額寶之類的寶寶軍團,半年時間以來,基金凈值的水漲船高,才讓這些百姓領略了什么叫高收益。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新發基金首募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其中投資股票為主的權益類基金更是成為新基金發行的主力,其中有3只首募規模突破百億元。
百姓購買基金的熱情高漲,也讓各家銀行網點今年以來尤為重視基金的推薦。在春節時,記者曾看到某銀行網點以往專屬于理財產品的推薦板,被基金產品的介紹所占領。而大堂經理口風更是紛紛轉舵,以往的理財產品不離嘴邊,也一度變成賣力地吆喝起了股票基金。
股市巨幅震蕩
基金暫時失寵
正如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一樣,銀行大堂經理為前來咨詢的百姓推薦產品的口風也是忽左忽右,緊隨股市漲跌變化。滬深股市上周出現巨烈回調,不但將讓股民心驚肉跳,也讓欲購買股票型基金的投資者熱情冷卻,于是,銀行大堂經理馬上把推薦的重點轉為銀行理財產品。
上周四,滬指再次重挫逾百點后,《證券日報》記者隨機走訪了北京多家銀行網點。這些銀行網點的大堂經理得知記者咨詢理財時,無一例外的介紹了該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而當記者表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偏低,想購買股票型基金時,大堂經理則著重強調了基金面臨的風險。“您可能也知道了,今天股市又暴跌了,現在股指漲幅過高,您若買基金可要注風險,還是理財產品更為穩妥一些。”一位大堂經理向記者表示。
記者走訪多家銀行得到了的答復都類似。顯然,隨著股市半年來漲幅過高,特別是上周的連續暴跌,大堂經理介紹基金時更多的將提示風險掛在了嘴邊。據記者了解,上周起,咨詢購買基金的儲戶已明顯下降。“春節時期是個高潮,現在確實問得人少了,風險在那里擺著呢。”
為避免資金分流
銀行熱發掛鉤股票產品
記者走訪時了解到,今年以來,由于股市火爆,面對日益增多的咨詢者,銀行此前一方面積極推薦本行代銷的基金,另一方面,為了留住客戶避免資金被股市分流,也在積極發行掛鉤股市的理財產品,以便搭上牛市的順風車。業內人士指出,大部分普通投資者并不適合直接參與股市,或需要嚴格控制直接投資股市的資產比例,而既有可能獲得高于一般預期收益型產品的收益,又能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的區間范圍內的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更適合普通個人投資者。
在過去數年的熊市中,掛鉤股市的理財產品一度寥寥無幾,幾乎在大多數銀行中絕跡。但今年以來則借著股市上漲的春風,火爆異常。自2014年年底A股強勢反彈,開啟一輪牛市大行情以來,股市持續發酵升溫。股市的瘋狂同時也掀起了一波掛鉤股市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發行潮。
據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全國各大商業銀行共發行結構性理財產品605款,其中掛鉤股票類結構性理財產品共發行53款,掛鉤交易所股票指數類結構性理財產品共發行196款(部分產品為掛鉤標的包含交易所股票指數),總計發行占比41.16%。從發行機構類型來看,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占比接近60%,其中廣發銀行、平安銀行發行產品數量突出,均超過100款;外資銀行和國有控股銀行發行數量分居二、三位。
2015年一季度,披露了到期收益率的247款結構性理財產品中,62.75%的產品收益率達到了區間中間值。實際收益率水平明顯高于同期固定收益率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