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新加坡開大會討論了些啥:日美扮演何種角色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稱“亞投行”)創始成員國5月20日開始于新加坡舉行為期三天的會議。會議將由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與新加坡財政部官員YeePingYi共同主持,探討亞投行運營政策以及協議章程草案,定于6月底前簽署章程。
眼下,各成員國對于亞投行都表現出積極態度,包括歐洲成員國。意大利駐滬總領事裴思泛(StefanoBeltrame)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意大利此前和世界銀行[微博]、亞洲開發銀行(下稱“亞開行”)都有很多基建合作經驗,是出資方。就亞投行和‘一帶一路’而言,有一些離中國較遠的國家,由意大利來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可能比中國更為方便。”
至今為止,各國出資比例、投票權、治理結構、行長和副行長設置等問題仍未最終公布。此前,記者致信盧森堡駐華領事館咨詢相關談判事宜,其表示在籌備會議結束之前仍需對討論內容保密。
究竟此次各國在新加坡會討論些什么?
各國出資比例引關注
“亞投行仍未正式運行,因此關鍵的問題就在于出資,以及各國的出資比例。”新加坡星展銀行(DBS)經濟學家馬鐵鷹(TieyingMa)表示。
據媒體報道,圍繞在中國主導下力爭2015年內成立的亞投行,57個創始成員國已展開最終協商,計劃將中國的出資比例定為30%左右。而印度和俄羅斯有望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但印度預計將僅為10%左右。亞投行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
5月初,根據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由于亞投行投票權的分配可能50%基于國內生產總值(GDP)、50%基于購買力平價(PPP),因此印度可能獲得第二大股東地位,甚至有希望爭取副行長的職位。
當前,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為57個,橫跨亞洲、大洋洲、歐洲、拉美、非洲等五大洲。官方消息明確,亞投行的股權分配將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為基礎,其中亞洲成員的股權占比可能在70%到75%之間,亞洲以外國家分配剩余的25%到30%股權。這意味著中國成為亞投行第一大股東基本已成定局。
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此前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亞洲國家占75%股份,且股份分配按照60%基于GDP和40%基于PPP來計算權重,屆時亞投行最大股東應該是中國(30.85%),以下依次為印度(10.4%)、印尼(3.99%)、德國(3.96%)和韓國(3.93%)。
或不設實地執行董事會?
本次在新加坡的籌備會議已經是第五次了,但由于創始成員國眾多,利益權衡的難度也隨之加大,因此治理、運營結構始終是歷次討論會的重點。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表示,亞投行正考慮在貸款審批上給予高級員工更多的權力,以便加快決定過程,因此可能不設實地執行董事會(on-siteexecutiveboard)。此前,各界都呼吁亞投行應該擯棄國際老牌多邊機構的拖沓和官僚作風。
近日,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在新加坡接受采訪時表示,過去多邊機構受到很多抱怨,董事會大量插手運營,所以這方面將有改善的空間;但與此同時,他認為董事會進行某種程度的監督將是有益的。
也有媒體報道稱,亞投行將效仿亞開行,定為12人的理事會將由域外選出3人,目前正以這個方案為中心展開討論。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因為有57個創始成員國,所以中方提出設定“一個行長、十個副行長”的高管機制方案。目前初步考慮在亞洲和歐洲各設立一個區域中心即亞投行分行。因此,副行長如何分配也值得商榷。
根據官方消息,亞投行的治理結構主要包括三層:理事會、董事會和管理層。理事會為銀行的最高權力機構,并可根據亞投行章程授權董事會和管理層一定的權力。在運行初期,亞投行設非常駐董事會,每年定期召開會議就重大政策進行決策。
日美扮演何種角色?
目前,G7國家中只有兩國尚未加入亞投行——日本和美國。
也正是在本次籌備會召開的當口,日本媒體周二(5月19日)報道稱,日本政府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資1000億美元來用于亞洲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等同于中國牽頭籌建的亞投行的法定資本。換言之,尚不決定加入亞投行的日本決定“自立門戶”。報道還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在5月21日公布詳情。日媒稱:“該設想旨在展示日本通過人力資源開發和技術轉移在亞洲建設高質量的基礎設施的立場,使日本依然維持其在亞洲金融界的領袖性質地位。”
至于日本是否具備這種大規模融資能力,日媒表示,日本將通過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和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來擴展日元貸款業務。此外,日本政府也在考慮通過亞開行來更廣泛地參與亞洲金融市場,日本是亞開行的主導者。
不過,亞開行行長中尾武彥之前也公開確認,愿意在未來亞洲的事務中同亞投行展開合作,包括為基礎設施提供貸款以及分享相關信息。
就美國而言,美國仍然表示出愿意合作的態度。據《華爾街日報》此前的報道,奧巴馬政府提議亞投行與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一直以來,中國始終對日美的加入持開放態度,日美今后將對亞投行采取何種態度、提供何種技術支持,各界也都在且行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