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顏安生
在香港的投資市場,樓市和股市是市民和投資者最鍾情的兩個領域,但從普遍投資者角度來看,樓市風險相對較小,但入市門檻高,小額資本根本無法進入樓市;股市相對風險較高,但進入門檻較低,普遍市民皆可進入這一市場。進入2015年以來,香港的樓市和股市皆呈現雙雙上升的行情,是選擇投資樓市還是進入股市呢?對於一部分中小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犯難的問題。
港股不確定因素多
作為普通投資者如果要作短線操作,眼前上漲的股市可能更值得投資,因為只要捕捉到了一波升浪,那麼快錢即可到手。今年以來,在內地股市高唱贊歌的帶動之下,港股出現了一波又一波上升行情,而且,隨著滬港通的不斷開放,以及深港通的即將開通等利好消息的刺激,預料今年之內港股還會有多次升浪出現,當然,須要提醒的是,港股行情表現所潛伏的不明確因素也很多,譬如,即將付諸立法會表決的政改方案一旦沒有通過,可能會在香港引起政治風波,并牽累香港經濟,從而影響到港股市場行情;再如正在韓國愈演愈烈的新沙士是否會蔓延到香港,并形成2003年般的災難局面,也是一個問號,港股始終不能夠忽視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
還應看到,牽累港股表現的因素不僅僅是香港內部的政改問題,以及隨時可能在港爆發的新沙士,更主要的還在於港股市場作為國際金融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國際投資者眾多,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和區域經濟的變化都會對港股造成影響。時下,東南亞經濟陰雲密布,美國加息或推遲,中東戰事連綿不絕,俄烏矛盾不斷升級,等等,這些因素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突變,并通過國際金融市場對港股帶來沖擊。也正因為如此,一直以來,在香港普通市民中真正投資股市者并不多,絕大多數股市投資者都是來自全球各地的金融機構,普通市民即便進入股市,也多是看中新股上市IPO之后可能出現的升幅而「打新股」(內地股市用語:用資金參與新股申購,如果中籤的話,就買到了即將上市的股票)。
既然港股的不確定因素如此之多,那麼,香港樓市情況如何呢?是否也存在和股市一樣的風險?1998年至2003年香港樓市曾經連續下跌,最高跌幅高達七成,這一慘景至今令許多香港市民不堪回首。然而,從2004年開始,香港樓市快速反彈,一路走高,難道香港市民和投資者好了傷疤忘了痛?當然不是,精明的市民和投資者都心知肚明,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3年的沙士的確給香港造成了重創,但對樓價的影響主要還是悲觀的社會心理層面造成的,那些早知早覺的市民和投資者看清問題的實質之后,斷然出手進入樓市,并且盡管在2008年香港也受到美國金融海嘯的沖擊,但香港樓市幾乎不受影響。
樓市供不應求風險較小
香港樓市與股市還有一個根本的區別,那就是上市公司或者股票的供應理論上是無限的,事實上,香港股市每年都會新增近百隻新股,這些新股的籌資規模少則幾億元,多則幾百億元,上市公司可以無限從股市上抽水,稀釋資金供給;而香港的樓市由於土地供應有限存在硬約束,并且每年應市的單位供不應求,在龐大的需求面前,香港的房屋已經轉變成為了一種稀缺資源,其價格只會越來越高,不可能如股市般受到各種因素的牽累和影響。因此,盡管香港樓市上升步伐相對比較緩慢,但卻比股市風險要小得多,收益也要穩妥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