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7月7日報道 文/王平
2014年2月13日,Uber在短暫試運營後正式登陸上海,2月17日、18日登陸深圳、廣州。7月14日,打車應用Uber正式宣布進入北京市場。北京也成為了其進入的全球第100個城市。
今年4月30日,廣州市工商、交通委與公安三部門聯合以“涉嫌非法經營”,對其廣州分公司進行檢查的事件。
6天之後,Uber成都辦事處以同樣的原因被成都市交委、工商局和公安聯合查辦。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北京、上海、南京、重慶等多地的Uber專車就被認定為涉嫌從事非法營運。
“外來的和尚不好念經。”Uber司機宏師傅向筆者表示。
這樣的說法筆者不止一次聽到。國外產品進駐國內,本身面臨著用戶群體和需求的差異,加上國內滴滴快的崛起,讓這個外來的和尚首先熟撚了苦難經。
但是有意思的是,同樣有著私家車成分的滴滴、一號專車等打車軟件,卻不會迎來如此“待遇”。有業內人士指出,滴滴背後有著騰訊,快的背後有阿裏,都是有靠山的。而Uber入華單槍匹馬著實沒有依靠。
都在抱大腿 為啥Uber抱百度“然並卵”
如果說靠山論斷成立,那么去年年底Uber獲得百度戰略性融資看起來是個極為穩妥的決策。但是目前看來,抱住百度的大腿然而並沒有什么卵用,依舊無法擺脫屢遭封查的命運。
“為什么有著騰訊撐腰的滴滴沒問題?”
“為什么有著阿裏後盾的快的沒問題?”
“為什么Uber抱住百度的大腿還是被查?” 宏師傅一連三問直指東家Uber。
Uber在海外市場的擴張不易不僅僅表現在中國地區。據不完全統計,Uber已收到14個國家和地區的禁令。在德國、法國、西班牙、印度、泰國、中國台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Uber遭法院或政府主管部門禁令,荷蘭和韓國政府甚至對Uber提起非法經營的刑事訴訟。
放眼國內,競爭對手也將其視為“黑車”以此當成宣傳噱頭。6月末,神州專車針對Uber的海報營銷事件雖然反讓Uber博得了用戶的同情,但也暴露了“黑車”的身份終將受制於人。
易觀智庫分析師張旭對Uber的“遭遇”也闡述了自己的理解。他表示,Uber的問題不在於是否有靠山上,而是來自於自身的特殊性基因。
他指出:“首先,由於Uber身份的特殊性,當一個國外企業進駐到國內時便會遭遇尷尬,地方政府的一些監管部門在對待國外企業進入國內市場上,往往更加重視些。”
此外,張旭認為,目前的Uber在國內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二。這也增加了它的爭議性。“畢竟滴滴做到第一已經有了一定規模,在打擊力度上很難大規模的展開,所以處於第二的Uber相對來說就成了矛頭。”
最後,由於以上原因,媒體的過度關注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Uber矛盾。張旭說道,“其實收到爭議很正常,但往往因為Uber的特殊性,格外的吸引媒體眼球。”。
管理方式:照搬美國那一套
Uber能否在中國站穩腳?
“其實,那些對辦事處的檢查對我們來說沒什么影響,公司每周還都會給我們打錢,這就行了。”宏師傅對筆者表示。
宏師傅透露,Uber在中國未來的市場上百分之百能站住腳。這樣的看法也得到了易觀智庫分析師張旭的認同。
對於私家車的合理性張旭保持了樂觀的態度。張旭指出,有些出租車公司正在嘗試一些整改,這也說明了出租車公司並非坐以待斃。
“其實專車模式是傳統企業互聯網化的一種改革。如果改革順利,出租車和專車打成一片,屆時不僅僅私家車得到承認,出租車的收入會與專車收入持平。”
這裏我們不得不提出一點,Uber本身作為國外的軟件,在進駐國內時盡管已經稍加做了些調整,但照搬美國那一套,說是本土化遠遠不夠。
據了解,Uber的運營模式和其他專車服務略有不同。當用戶需要用車時,需打開該應用,Uber就能通過GPS確定用戶的位置,然後指派離用戶最近的司機去接人。而其他的專車軟件,需要司機師傅搶單來完成。
Uber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盈利模式,收取每次租車費用的20%。此前,Uber走的是高價策略,提供高端車服務,打車費用相對出租車要高出50%。
隨後,在國內Uber不僅在名字上更名“人民優步”,同樣也推出了價格便宜的車型。但是這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做到本土化。從服務的整個流程上來說,Uber並沒有面面俱到。
有著半年Uber司機經驗的曹師傅自爆了Uber的弊端。曹師傅向筆者透露,“自己都找不到Uber在北京的辦事處在哪,公司客服電話也打不通。遇到問題需要反饋的時候需要預約申請,客服那邊會給你打電話。而且每天的問題反饋還有名額限制,每天150個名額。”
這樣的管理模式有點神秘的色彩,但是卻是美國互聯網公司采取最普遍的方式,正是因為此,與國內用戶端和司機端的習慣格格不入。
張旭介紹道,目前Uber在海外市場的運營管理都采取了設置辦事處這種輕量化的運營模式,但是這種方式在中國地區栽了跟頭。
因此,Uber打算在中國開分公司,這樣不僅權限會大很多,擴張速度會很大。
據了解,目前在打車軟件市場上能占有穩定市場份額的企業有滴滴、Uber、一號、易道、神州五家。而整個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私家車的合法化。如果私家車的身份得到了認可,那么接下來的市場格局又會轉移到哪裏去呢?
這樣的管理模式有點神秘的色彩,但是卻是美國互聯網公司采取最普遍的方式,正是因為此,與國內用戶端和司機端的習慣格格不入。
張旭介紹道,目前Uber在海外市場的運營管理都采取了設置辦事處這種輕量化的運營模式,但是這種方式在中國地區栽了跟頭。
因此,Uber打算在中國開分公司,這樣不僅權限會大很多,擴張速度會很大。
據了解,目前在打車軟件市場上能占有穩定市場份額的企業有滴滴、Uber、一號、易道、神州五家。而整個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私家車的合法化。如果私家車的身份得到了認可,那么接下來的市場格局又會轉移到哪裏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