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中國每年報廢2億臺電器 處理不當釋放致癌物

2015-07-08
来源:工人日报

  核心閱讀:目前,中國手機、計算器、彩電等主要電子產品年產量超過20億臺,每年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超過2億臺,重量超過5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廢棄大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如回收處理不規范,將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和傷害。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家電產品進入了更新換代的集中期,而一些移動電子設備也不斷更新換代,廢舊的電器電子產品逐漸成為許多家庭的負擔。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在被淘汰后,由于回收和處理不當,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還帶來了更多的環境污染。

  日前,工信部聯合財政部、商務部和科技部印發《關于組織開展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工作的通知》,探索建立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以從源頭解決中國廢舊電器和電子產品的回收問題。

  年兩億臺報廢量全球第一

  根據工信部所提供的數據,目前,中國手機、計算器、彩電等主要電子產品年產量超過20億臺,每年主要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超過2億臺,重量超過5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廢棄大國。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兼具資源性與環境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如回收處理不規范,將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和傷害。

  現實中,中國對這些廢舊的產品回收處理還處于起步階段,不僅缺少必要的監管,甚至連規范的標準都缺少。

  曾有專家指出,電子垃圾在當地的拆卸過程中可能對工人健康或當地環境產生危害。因為多數被運送到垃圾填埋場的電子垃圾缺乏明確的處理規定,而只是被當成了普通垃圾,因此重金屬、二惡英、其他污染元素甚至致癌混合物會都在處理過程中釋放出來。

  在國內,也有一些村莊因為集中拆卸這些電子垃圾,造成污染不說,還給當地居民帶來可怕的后果。

  據媒體報道,2014年,距北京260公里的河北石家莊小石家莊村從事電子垃圾回收及拆解生意的家庭共40戶左右,老人、小孩和女人一齊上陣。但電子垃圾拆解給這個小村莊帶來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災難”,由于地下作坊的簡單處理,電子垃圾中重金屬以及提煉中的廢氣廢液排入空氣或滲入地下,小石家莊村已經成為一個污染重地:地表水無法飲用,廢水橫流,空氣污濁。

  在貴州、廣東等的一些偏遠地區,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根據聯合國2013年的一份報告,中國電子垃圾小作坊的回收處理過程觸目驚心,很多電子垃圾的處理過程是簡單的焚燒和強酸浸泡。

  有媒體曾在去年的報道中描述廣東貴嶼小作坊拆解過程,比如對含貴重金屬的電子廢品進行“燒洗”,“當地稱之為‘下高爐’。‘下高爐’后,經土法工序,便可得到黃金。洗金的場景十分壯觀,漫天黃煙彌漫,廢水廢液橫流。”這些產業尤其對兒童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傷害。不僅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嚴重的還可能導致血癌。

  在污染環境的同時,也造成了寶貴資源的浪費。據了解,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含有大量的鐵、銅、鋁、塑料及稀貴金屬等再生資源,對其規范回收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可有效解決中國資源與環境的瓶頸問題。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一噸廢舊線路板,可提取400克黃金、200千克銅及其他貴金屬。但中國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以數百萬噸計,大部分流入小型拆解作坊,回收效率不高。

  一邊是小作坊的不規范回收,一邊則是正規回收企業的缺乏和動力不足,中國電子垃圾的回收陷入了困境。

  據知情人士介紹,目前國內很少有企業能夠生產專門處理電子廢物的生產線,這些技術設備都被國外企業壟斷,所以購買一套設備動輒百萬甚至千萬。因此許多企業也就只能簡單回收了事,至于保護環境,充分回收,則顯得不太現實。

  因此如何激發企業的積極性,促使他們更加規范地回收這些電子垃圾,顯得非常重要。

  多部門聯動促企業解難題

  此次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出試點通知,要求從生產企業的角度開始解決中國電子垃圾回收難題,提出了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通過引導產品生產者承擔產品廢棄后的回收和資源化利用責任,激勵生產者推行產品源頭控制、綠色生產,從而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產生和排放。

  據悉,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通過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對推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和資源化利用發揮了重要作用。

  歐盟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限制電子電氣設備中某些有害物質使用指令及日本的《家電回收利用法》等均對生產者責任延伸提出了明確要求,對推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和資源化利用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于2009年發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建立了由生產者繳納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基金制度是中國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重要內容,但實施模式較為單一。

  據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展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工作,是實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管理制度的重要配套措施,是完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重要基礎。

  試點工作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建立回收體系。鼓勵生產者自行依托銷售渠道、維修網點的逆向物流優勢建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體系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其產品進行回收;二是推動資源化利用。推動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拆解產物規模化、規范化、高值化利用,研發應用能耗低、排放小、高性能的破碎分選工藝和設備,鼓勵廢玻璃資源化、廢塑料脫鹵改性、廢印刷線路板稀貴金屬提取、廢塑料高值利用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鼓勵廢舊電器電子產品中可用零部件的再使用,建立再使用零部件質量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完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資源化利用技術規范、質量標準以及評價方法;三是開展協同創新。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使用、回收、再制造和資源化利用等各個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推動有害物質替代與減量化、可拆解設計、可再制造設計和綠色材料選用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工信部要求,通過3年試點,樹立一批生產者責任延伸標桿企業,培育一批包括行業組織在內的第三方機構,扶持若干技術、檢測認證及信息服務等支撐機構,形成適合不同電器電子產品特點的生產者責任延伸模式。

  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知也強調,要將企業作為核心來推動試點工作的進行。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