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3

800年歷史傳奇驚世人

2015-07-1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位於永順縣城以東靈溪河畔,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權的司治所在地,是土司時期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彭氏土司政權始建於后梁開平四年(公元910年),鼎盛時期轄20州,範圍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省市邊區,止於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改土歸流」,歷經五代、宋、元、明、清,歷時818年,歷經28代,共35位刺史或土司。城池遺址依三級台階地形而分為三區:居民區、衙署區、首領生活區。遺址為「三縱五橫」的棋盤式布局。有河街、左街、右街、正街、半坡街、五屯街、魚肚街和東門街八條街道。街道全由紅褐色花紋卵石砌成的圖案,在圖案組織上頗具民族特色。有三角形、菱形和直線直角形等各種幾何圖案。這些圖案隨地勢而變,整齊勻稱,古樸大方,表現出濃郁的土家民族風格和泥土氣息。

  八街九巷曾是司城最繁華的地方。至今,新街、左街、河街、魚肚街、馬蝗口、五屯街、東門街等遺址仍然依稀可見。遙想當年,八街九巷,縱橫相通,商鋪林立,市面熙攘。而今,接官渡依然繁忙,但曾經可策馬狂奔的木棧道已被歷史吞噬,黝黑的崖壁上只留下被村民稱為「神仙打眼」的石洞,在瞅著歲月的滄桑與變幻……

  將墓地建在冶所的核心區內,在中國墓葬文化中實屬罕見,而紫金山下的土司墓地卻是這樣。永順土司歷史上戰功彪炳、威望顯赫的彭顯英、彭世麒、彭明輔、彭翼南等土司均長眠於此。紫金山的對面,聳立著「子孫永享」牌坊。明嘉靖年間,年僅十八歲的土司、宣慰使彭翼南率五千土兵赴沿海,抗擊倭寇,於王江涇大獲全勝,被《明史》譽為「蓋東南戰功第一」,朝廷特賞賜建碑紀念。而牌坊后的若雲書院,則是明太祖「諸土司皆學儒學」的產物。后來,明孝宗又下令「土官襲子弟,悉令入學。如不學者,不准承襲」。於是,土司彭元錦設若雲書院,以格頑冥。土司中喜歡舞文弄墨的人不少,他們蕩舟司河,徜徉山水之間,在石壁上留下了許多墨寶。

  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感叹道:「深山之中的老司城遺址,竟然有1961年國務院確定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溪州銅柱,有2010年度全國考古驚世大發現,確實令人震撼。」

  北京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考古理事會理事長張忠培高度評價:「老司城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軍事性城堡,是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最具典型性的古文化遺存。老司城遺址及溪州銅柱,是研究土家族歷史文化、中國土司制度及區域民族自治制度的珍貴實物資料……從綜合的角度來看,我們世界文化遺產還沒有這種類型的,這是中國一個很有特色的類型。」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