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0

產業集群發展20條出爐 部分科技用品進口將免關稅

2015-07-24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產業集群作為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重要載體,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有重要作用。

  7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包括加強規劃引導、提升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強區域品牌建設、提高產業集群信息化水平、提升創新能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加強指導和政策支持等七個方面共20條。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鄭昕認為《意見》的一大突出亮點體現在要實施“互聯網+”產業集群建設行動,建設智慧集群。

  此外記者發現,在政策支持方面,《意見》提出將對產業集群龍頭骨干企業轉型升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智慧集群建設等優先給予資金支持。還將對國內不能生產或者國內產品性能尚不能滿足需要的進口科技開發用品,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以前產業聚集發展可以共享配套的原材料、勞動力等資源。現在提出創新型的產業集群則強調知識的流動。在知識流動共享方面,我國的產業集群還較弱。”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小企業研究室副主任賀俊告訴記者。

  建智慧集群成突出亮點

  《意見》顯示,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產業集群已逐步發展壯大,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

  鄭昕介紹,據中小企業局對29個省市的不完全統計,2014年,我國形成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產業集群2530個,擁有企業94.68萬戶,吸納就業5257.56萬人,銷售收入48.26萬億元,實現利潤2.69萬億元。浙江等地區產業集群的銷售收入已超過本地企業銷售收入一半以上。

  但是,《意見》也正視了當前我國產業集群發展的不足,產業集群發展總體水平還不高,部分產業集群集聚度較低,創新能力弱、信息化水平低、品牌建設不夠、公共服務滯后、基礎設施不配套,亟待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能力。

  在賀俊看來,現代產業集群的最大優勢是可以通過科學技術人員的流動實現知識的傳播和復制,我國產業集群在這方面還較弱。他說,這一方面是由于企業本身的創新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產業集群里也缺乏共性技術的交流共享。

  記者注意到,本次《意見》提出培育建設一批產業、產品協同研發平臺,推動產業集群共性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引導創新資源向集群集聚。鼓勵和引導企業間聯合組建產業聯盟或研發聯盟等新型合作模式,強化產業鏈整合和供應鏈管理。

  此外,《意見》提出提高產業集群信息化水平,建設智慧集群成為一大突出亮點。鄭昕認為,發展智慧互聯型的產業生態系統,要實現系統層面的智慧互聯,不僅需要少數大企業掌握智能制造技術,更需要大量中小企業實現智能化,以互聯網為媒介實現大中小企業、上下游企業等的集成、協同和動態演進。

  完善集群企業信用體系

  鄭昕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選擇一批管理規范、產業集聚度高、創新能力強、信息化基礎好、引導帶動作用大的重點產業集群,開展100家“智慧集群”建設和認定工作,總結推廣“智慧集群”發展經驗。

  《意見》最后對產業集群發展提出相關政策支持措施。記者注意到,《意見》要求各級企業技術改造或轉型升級專項資金、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基金及服務體系建設資金,對產業集群龍頭骨干企業轉型升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智慧集群建設、集群企業或機構在產業鏈各環節的合作創新、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制定等優先給予資金支持。

  此外,對符合條件的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中的技術類服務平臺,對其在合理數量范圍內進口國內不能生產或者國內產品性能尚不能滿足需要的科技開發用品,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意見》還提出,將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以及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倉單質押、商業信用保險保單等多種融資方式。建立和完善集群企業信用體系,推動信用信息共享。鼓勵金融機構、投資機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與產業集群建立項目對接,搭建合作平臺。

  賀俊告訴記者,“我們調研發現,中小企業缺少的主要是運用先進制造技術的能力。”基于此,賀俊建議政府通過建立公共服務體系的方式而非單純資金補貼來扶持中小企業。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