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7

唐家王朝 改變中國的12位香山子弟

2015-07-27
来源:香港商報

馬克與記者分享他的《唐家王朝》

  【香港商報網訊】馬克·奧尼爾(Mark O'Neill)這個名字中國讀者并不熟悉,他的中國名歐年樂可能更為人熟知。馬克與中國頗有緣分。他有一個在中國生活過42年的祖父,他有一個中國妻子,他有兩本關於中國的書。

  闖關東的祖父:中國緣分之始

  馬克的祖父弗雷德里克是一名愛爾蘭的傳教士,1900年被派往遼寧一個名為「法庫」的小村莊傳教,并在那里待了整整42年。無論是1904年開始的日俄戰爭、還是1931年日本入侵東北,弗雷德里克始終堅持留在中國。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弗雷德里克被日本遣送回國。「我來到中國也許是宿命,好像祖父一路上帶著我來到這里。」馬克曾經這麼形容他的中國之路。

  1985年,身為記者的馬克被派到了北京,成為首批在華報道的外國記者之一。馬克曾經說過,「我只是好奇為什麼我的祖父會選擇忍受和遠在貝爾法斯特的孩子們長期分離,留在中國大半輩子。」在妻子的陪伴下,馬克三次到法庫了解其祖父半世紀前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他也曾赴法國、北愛爾蘭、日本等地做采訪,為祖父的傳記收集更完整的資料。最終,馬克完成了祖父的傳記《闖關東的愛爾蘭人》。

  馬克祖父弗雷德里克在中國的42年,恰好是中國近代最動亂的年代。這部一萬六千字的傳記是馬克對祖父的另一種回憶,也是一本記錄中國亂世的「史書」。一次次的在中國東北探尋,馬克從祖父的故事中看到了中國的那個亂世時代。可以說,這部傳記揭開了馬克中國之緣的簾幕,也為馬克的下一本書《唐家王朝--改變中國的12位香山子弟》埋下伏筆。

  香山女婿:續寫中國緣分

  馬克在中國成家,娶了一名中國太太--羅迅之。羅迅之陪伴馬克全程走過探訪祖父的26年「尋根路」。可以說,《闖關東的愛爾蘭人》有一部分功勞屬於馬克的這位中國太太,《唐家王朝》也離不開她和她的母親--馬克的岳母。

  羅迅之的母親來自廣東珠海唐家灣,這個由數條村莊組成的小城鎮在晚清時期有一部分被稱為香山縣。

  在羅迅之的母親和馬克描述了老家唐家灣的戰爭故事時,突然提及:「我們的鄰居就是個大人物,你知道嗎?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家就在我們隔壁。」在接下來的一個夏天,馬克帶著兒子專門去問岳母關於唐家灣名人的故事。香山岳母的一句話如同一把鑰匙,讓馬克打開了探索中國現代化名人的百寶箱。

  「香山或許大家都不認識,但是中山大家一定知道。」馬克在書中介紹到,香山最著名的子孫--孫中山先生於1925年去世之后,人們為了紀念他,將香山改名為中山縣。但在這本書中,馬克仍然使用了12位主人公所在年代的名稱。

  在香山這個遠離北京、上海等商業大都市的土地上,誕生了中國「留美幼童」計劃推動者的容閎,第一位在歐洲學醫的中國人黃寬,清華大學首任校長唐國安,中華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洋務運動著名實業家唐廷樞,中國現代企業文化先驅徐潤,軍人政治家蔡廷乾,中國法律現代化奠基者唐寶鍔,茶葉大王唐翹卿,三家著名百貨創始人馬應彪、蔡昌、郭樂。

  12位香山弟子背井離鄉,以不同方式離開中國大陸。「所有人都在各自的領域為中國做出重要貢獻,幫助中國從閉關鎖國的封建王朝逐步成為現代化的國家。」馬克認為中國現代化這條路還在延續,這些有海外背景的求學人正在改變中國。

  從1978年到2012年,已經有超過260萬中國人出國留學,美國是海外學習的首選國家。這些留學生和當時12位香山子弟一樣。在海外畢業之際,他們面臨著「回國還是留在國外」的問題。中國經濟正在快速增長,馬克在《唐家王朝》的后記說到:如果他們回國,他們能夠參與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個階段,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馬克認為如果當初容閎留在美國,他或許就會被歷史淹沒在時光長流中。正是因為回到中國,參與到當時晚清的改革,才有機會向曾國藩、李鴻章提出「留美幼童」計劃,才有可能在中國現代化中畫上重要的一筆。

  《唐家王朝--改變中國的12位香山子弟》的最后一段,馬克寫道:「這是一條漫長的征途,而這條道路還在延續。我們希望讀者對這些香山子弟的生平事蹟感興趣,甚或受到鼓舞,以他們為榜樣,走上他們的道路。」實習記者邱曉彤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