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少林寺方丈何以頻繁上頭條?

2015-07-29
来源:團結湖參考微信公號

 

  頓悟是禪宗的重要修行法門,由此生發出了很多有趣的公案。在這些故事裏,徒弟和禪師的問答,很像是現在的腦筋急轉彎。禪師要么答非所問,要么讓人家洗碗砍柴,更有甚者,用棒子敲人家腦袋之類的佛門暴力也經常發生。但不知怎么搞的,被禪師從精神到肉體折騰一番之後,很多後學還真的就悟道了。對我等俗人來說,這種超高級的精神活動是神秘而不可理喻的,甚至還有一點故弄玄虛的嫌疑。這只能說,俗人與出家人在精神境界上差了很多個檔次。

  從語境的巧妙轉換來看,禪宗的問答其實很適合用來危機公關。只要不正面回答,對方就永遠抓不著把柄,這簡直就是最撓人的應對辦法。作為少林寺的方丈,釋永信對於坊間各種傳聞的回應,就深得禪宗精髓,大多數時候他只說四個字,“不辯解脫”。不辯,就沒有分別心,就不會沉溺於細節的是與非,於是也就沒有煩惱。事實證明,無論多么勁爆的傳聞,最後總是在“不辯”的境界面前敗下陣來。如流水落花,如雪泥鴻爪。

  當然,外界對於釋永信似乎也不能要求更多。誰主張、誰舉證,你說我非法竊取方丈之位,說我道德敗壞有私生子,你得拿出證據來才行,至於釋永信本人,也確實不用多費口舌。朝陽區還散養著三十萬仁波切呢,韓寒的身高還是個不解之謎呢,憑什么釋永信就得去做親子鑒定?所以,“不辯”不僅在佛法上有理,在道義上好像也能站得住腳。

  俗人喜歡講究個是非對錯,但出家人看什么都是夢幻泡影,所以就很難真正對上話。這一次,“釋正義”在舉報的節奏上似乎得到了高人指點,也拿出了一些書證,但最後的結果恐怕也是“然並卵”。究其原因,“釋正義”把釋永信稱作“大老虎”,這個思路本身就是錯誤的。釋永信的社會地位雖然很高,但他並不是領導幹部,八項規定什么的套不到他的頭上,說他通奸都沒什么用。只要沒有觸犯法律,只要不是鐵證如山,有關方面多半不會拿捕風捉影的事情當真。你連和尚歸哪個部門管都搞不清楚,還談什么舉報?

  既然如此,那關於釋永信的爭議是不是就沒有意義了呢?倒也不是。意義就像洗碗布裏的水,擠一擠總是會有的。我知道你又想歪了。首先,我覺得整個社會應該端正對寺廟、對高僧大德的認識。從少林寺的開發力度和維權意識看,它不僅是個僧團,其實也是個財團,甚至財團比僧團的色彩還要濃厚。釋永信作為僧團的方丈,相對應就是財團的CEO。把寺院想象成清靜之地,把大和尚想象成靈魂雪白的出世之人,然後還拿這個標准要求人家,這就是一種妄想狂的症狀。如果現實一點,把寺廟看成一個經營場所,裏面也並沒有住著神仙,你在買門票、花幾千塊錢燒高香的時候就會多一些權衡。至於想從高僧那裏得到人生指引,甚至指望上師幫你擺脫中央紀委,那簡直就是一葦渡江,最終只會淹個青頭夢。

  另一個意義比較複雜一點。在什么都可以拿來開發的時代,寺廟當然是一塊唐僧肉,誰都想咬一口。因此,在僧俗之間建立一套合乎法律和宗教習俗的規則,就非常重要。如果沒有規則,或者幹脆套用叢林法則,最終不僅出家人得不到清淨,俗人也未必能夠得到利益。釋永信之所以頻繁上頭條,與少林寺的過度開發和背後的利益爭奪肯定大有幹系。舉報者如果沒有一點來頭、沒有幾分人脈,只怕早就以尋釁滋事的名義抓起來了。釋永信沒有在爭議中倒地,但他也沒有能力平息謠諑,只能說明雙方基本上打了個平手。但這種晦暗的、如同毒瘡一般的爭議一再發生,並且始終得不到可信的結論,這對於社會而言卻是反複的傷害。因為人們不知道該相信誰,只好選擇誰也不信。因為不知道誰占理,只好歎一聲“都不是好東西”。在本來就沒有多少信仰的時代,連個和尚都不敢信了,還有比這更糟糕的事情嗎?所以,釋永信雖然可以“不辯”,有關部門卻不能不理。不理的姿態本身,就是拉偏手,就是聽任公義流失。

  佛門既是出家人的避世之所,多少又算是俗人的靈魂家園。人們總希望那裏有一些出離紅塵的高人逸士,總希望那裏還存有潔淨高遠之目標,總希望在那裏能找到一點精神慰藉。佛門多是非,根子是社會有病。要么是恐懼,要么是貪婪,要么是恐懼和貪婪兼而有之,惟獨沒有敬畏。搞掉釋永信這塊“攔路石”並不能改變什么,更何況你根本就搞不掉。 (作者:蔡方華)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