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投資50億美元在印度建廠,中國制造業的成本直逼美國。“中國制造”和“印度制造”正展開新一輪的競爭與合作關系。這是本報昨天刊發的一則報道呈現給受眾的信息。
類似的報道人們似乎已經不時可以看到。在人力成本、環境、資源成本等不斷攀高的壓力之下,“中國制造”所面臨的環境早已今非昔比。所謂的“世界工廠”定位,也會逐漸成為曆史。
當然,面對這樣的現實,也不必為之感慨。時空因素的不斷變化,一定會導致“中國制造”的生存環境隨之改變。在這個物質世界上,變化是永恒的。或者說,能夠保持不變的事物之一,即是改變。
“中國制造”遭遇挑戰,是否就意味著可以不再有所作為?答案是否定的。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制造業的意義都不能小視。這裏邊第一層意思,是“中國制造”必須避免空心化局面的出現。過往一些經濟體制造業“空心化”所產生的傷害,不可視而不見。中國需要繼續夯實自己的產業競爭力的基礎,而不是相反。
第二層意思,是當下諸多經濟體皆圍繞制造業發力。德國制造、日本制造、美國制造等各有所長。中國制造未來將面臨著各類強手的競爭。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對於這一點,要有清楚的認識。
中國制造業的成本在上升,一些企業外遷越南、印度等國家。在可以料想的未來,這種情形會不斷增多。但此類現象的出現,並不意味著中國制造業將一蹶不振。“中國制造”的破局之道,能夠從探索中獲得。
早在今年3月,中央政府就對落實“中國制造2025”做了部署。“中國制造2025”這一概念,容易讓人想起德國的“工業4.0”,也容易聯想到美國的制造業複興計劃。確實如此,“中國制造2025”所追求的,正是打造中國制造的升級版。
“中國制造”的升級,是跳躍式的。有人曾言,目前的“中國制造”,其實還處於“2.0”狀態,產品附加值低、高端人才缺乏、創新投入短缺等問題都很突出。從“2.0”直接走向“4.0”,殊為不易,但這是一段無法回避的路程。“中國制造”長期鎖定在價值鏈低端環節,不擺脫這個狀態,就沒有前途。缺少智能化支撐的“中國制造”,很可能會在未來的競爭中落敗。
打造升級版的“中國制造”,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比如,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為創新創造護航;加大研發投入,為創新創造插上翅膀。“中國制造”要為未來卡位,在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上做足文章。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制造業創新體系,是較為迫切的任務。
“中國制造”也需要人才支撐。發展職業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當下整個社會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就是因為通過改良與提升的職業教育能為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顯然,在這個方面,還有很多事可為、待為。多年來,職業教育的發展不盡如人意。無論是觀念、投入,還是體制機制等方面,都大有改進提升的空間。
“中國制造”必須丟棄“山寨”的形象。在制造業成本不斷上升,外部市場的競爭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或可化危為機,借勢出發。對於“中國制造”目前遇到的困境,相關方面都有共識。當下最重要的,是要以更具前瞻性和國際化的眼光,探索“中國制造”的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