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公司2年可定死生。在創業最初的兩年時間里,注冊、法務、團隊建設、投融資對接,其中的任何一個螺絲松動都有可能影響整部機器。深圳創業服務公司港深國際創辦人王佔勝稱,深圳之所以被稱為「創業之都」,不單單因為這里有前海、有國家的優惠政策,還因為這里有可以帮助初創企業度過2年艱難期的「孵化器+加速器」創業支持服務體系。目前深圳共有17個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總面積逾12萬平方米,約可容納1500戶創業企業。
香港商報網記者王理琪報道
概念:各自專注自己的事
伴隨新生命而來的,除卻興奮,還有對這個世界的未知,一眾初創企業創辦者往往敗在「未曾經歷過」。成立公司不再是兒時的過家家,工商、稅務、企業注冊等一眾事務皆要做到事無巨細,然而這些事極為繁瑣,常使創業者「剪不斷,理還亂」。
王佔勝在接受本報記者訪談時稱:「人事注冊、財務注冊、公司注冊是公司誕生的第一步,而創業者一般沒有這些行政方面的經驗。到各相關部門諮詢、上網搜集資料、材料不合格重新准備,這些都使創業者耗費無比多的時間、精力,而做創業服務,理應滲透到看似不起眼的外勤方面。」
王佔勝介紹,除卻公司注冊事務,深圳創業服務公司一般還會提供之後的法務顧問與倉儲貨運等服務;創業者之間如何分配股權、如何擬定客戶合同;聯系物流公司、海外發送貨品,這些皆可由服務公司代理。
王佔勝表示,初創公司只需要關注業務如何發展就好,瑣碎事可交由孵化器中的服務公司來做,這是一個效率問題,而效率在最初的兩年就是生命。深圳:生態集群效應形成
隨政府優惠政策逐漸向深圳傾斜,深圳在幾年時間里形成了以前海為中心、「孵化器+加速器」一體連貫模式及外勤服務公司作外援的創業生態集群。王佔勝告訴記者,在此生態集群中,初創公司之間可以做到彼此業務資源互換,而創業熱情也會相互感染。
在實地考察深圳前海「厚德孵化器」時,記者同樣采訪了幾位初創公司的負責人,其中網絡科技公司「極客船長」創辦人孫德民表示,前海的創業者皆很純粹,有激情、干勁足的「同道中人」很多,很容易組建起一支戰斗力強的團隊。
孫德民的「極客船長」主要從事跨境電商、智能硬件等業務,自今年1月份初創至今已錄得100萬的銷售額,毛利率可達30%至40%。
創業初期便可盈利的企業在前海並不止這一家,而前海孵化器中的初創企業又具備成本低、資金利用率高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因而極易吸引投資人的目光。
厚德孵化器投融資對接事務負責人余崇亮對記者講道,「前幾天舉辦的A輪推介會,我們僅向10幾個投資人發出定向邀請函,但最後會場共容納了200多位投資人,大部分都是慕名而來。可以說在孵化器內,初創企業與投資人之間的溝通渠道是十分通暢的。」
余崇亮並告訴記者,6個月的孵化器之後,還有逾2年的加速器繼續為初創企業提供帮助。由此看來,在關乎企業生死的兩年時間內,創業團隊皆會得到相應的扶持。王佔勝透露稱,深港國際現也即將推出佔地80萬平方米物業的「加速器」,屆時業務之間將會彼此串通,形成後勤外包、風險控制、跨境電商、金融協助等幾大核心服務。
建議:港青年應一路向北
香港創業氣氛不如深圳濃厚,主要是因為香港地價高以及租金貴,諸如前海這樣免費的孵化器是沒有的,前海模式沒有辦法簡單地復制到香港去。
談到對香港年輕人的期望,王佔勝表示,希望港深兩地合作可以深入開展,香港年輕人可借力于深圳綜合成本低的優勢發展自己的事業。
雖然租金貴、人工高是香港創業的缺陷,但余崇亮指出,人才多實是香港的優勢,現在孵化器中好多的優秀項目都是來自于香港創業團隊,因而香港年輕人應該多參與到深圳創業大格局中,這邊完善的服務體系亦會給予他們足夠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