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行政區劃調整的聲音中,除了外界傳言已久的北三縣并入通州外,另一種聲音就是東城區、西城區合并。
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的專家都認為,東西城區合并是有可能的,但“不會這么快”。
京津冀功能定位的明確,或帶來行政區劃上的相應調整。
今年以來,河北省保定、秦皇島市相繼調整了行政區劃,中心城區面積擴大。而未來隨著北京市屬行政機構搬遷至通州,北京行政區劃或迎來調整。目前,已執行10年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正在修改。
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24日北京市政府發布的《北京市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2015年版)》中,一改2014版目錄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等四類功能區劃分的方式,而是首次將這兩大類功能區在內的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統稱為城六區,作為一個整體區域來實施統一的禁限措施。
另一個變化是,與2014版目錄由北京發改委在內的10個市政府機構發布相比,本次目錄新增了北京市規劃委等共17個部門。
這些變化指向的是北京四大功能區或面臨調整的趨勢,而對此可能涉及到的北京行政區劃調整中,除了外界傳言已久的北三縣并入通州外,另一種聲音就是東城區、西城區合并。
“東西城合并是可以的,如果變成副部級架構,行政級別提高半格,有利于促進北京市核心區域的功能建設”,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四大功能區或調整
以城六區作為一個區域整體來統一部署產業“負面清單”,在北京尚屬首次。
在8月24日北京市發布的2015版新增產業禁限目錄中,將此前劃分的四類功能區(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改為三類,按照城六區、城市發展新區、生態涵養發展區這三類功能區來確定禁限產業目錄。
也就是說,在新版目錄中,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城市功能拓展區合二為一,統稱為城六區。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蔣力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主要是因為目前城六區普遍存在著功能過多、人口聚集、交通擁堵等突出問題,是大城市病最為集中的區域。
實際上,從2005年開始,北京市便實行了區縣功能定位分類指導區域發展,將全市國土空間確定為四類功能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比如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和石景山等5個區確定為“首都功能核心區”,作為首都政治、文化、國際交往中心功能的最主要載體;朝陽、海淀、豐臺3個區則作為“城市功能拓展區”,承擔外向型經濟服務功能。這一功能定位后來也歷經調整。
2012年,北京市出臺《北京市主體功能區規劃》,調整了上述四大功能區的邊界范圍。比如,將石景山區劃為“城市功能拓展區”,合并調整后的“首都功能核心區”僅包括東西城區。
但空間規劃調整后的北京,四大功能區仍然是“肥瘦不均”,尤其表現在首都核心功能區和城市拓展區上,這6個城區集中了過多的功能和資源。
以吸納就業人口為例,據北京社科院研究員孫天法統計,北京6個城區1381平方公里的面積吸納了586.1177萬人就業,而包括通州在內的其他10個區縣15197平方公里的面積僅吸納了163.3萬人就業,兩者幾乎倒置。
“現在北京四個功能區的劃分,是按照上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思路來規劃的,這版城規所提出的1800萬人口上限等目標早已突破。”安邦咨詢高級研究員唐黎明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目前北京城規正在修編,原有四個功能區的規劃肯定會調整。”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2004年北京曾定位為國家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宜居城市,并依此提出了城市內部四個功能區的定位;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北京逐漸淡去以往的經濟功能,直至如今被明確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同理,唐黎明認為,現在北京總體城規還在修改,在北京城市大定位調整的同時,各功能區的定位也會隨之改變。
專家建言東西城區合并
功能定位的變化難免會涉及到行政區劃的調整。
在北京行政區劃調整的聲音中,除了外界傳言已久的北三縣并入通州外,另一種聲音就是東城區、西城區合并。
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的專家都認為,東西城區合并是有可能的,但“不會這么快”。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行政區歷經大大小小數次調整。其中在1958年動作最大的一次調整中,撤銷西單、西四二區,合并設立西城區;撤銷東單、東四二區,合并設立東城區。
此后在2010年,東、西城區再次擴圍。當時,國務院批復了北京市政府關于調整首都功能核心區行政區劃的請示,將宣武區并入西城區,崇文區并入東城區。
“現在是調整區劃的最好時期。”汪玉凱曾在7月底的一次京津冀座談會上說,隨著京津冀多項領域改革的推進,相應行政體制改革的阻力也會減小。
“東西城合并是可以的,如果變成副部級架構,行政級別提高半格,有利于促進北京市核心區域的功能建設”,汪玉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而且東西城區一體化后,地位非常關鍵,經濟體量也很大,“簡單的兩個機構的合并可能并不一定有作用,建議升格為副部級,設立首都行政特區”,他說。
與北京其他區縣相比,包括東西城區在內的首都核心功能區總面積約92平方公里,是北京四個功能區中最小的,僅相當于朝陽區行政區劃面積的1/5。而且,為中央服務的機構多集中在這里。
在汪玉凱看來,這樣的條件為東西城區升級成為首都特別行政區奠定了基礎,國外也有這種模式,但合并后,需要非常慎重的論證該特區的行政管轄歸屬問題。
目前,北京東西城區正在制定“十三五”規劃。8月12日,東西城區發改委曾就“十三五”規劃編制的工作安排、進展情況及“十三五”時期首都功能核心區的發展思路進行了探討,對兩區發展定位、功能疏解、經濟轉型升級、文化名城建設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現在京津冀戰略發布了,除了經濟社會改革,很關鍵的就是行政機制的改革”,汪玉凱說,相應隨著北京市委市政府搬到通州,北京很多原有的戰略規劃也要調整,在這一過程中,尤其要加大行政改革力度,因為京津冀這一區域要成為全國行政管理協同機制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