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歐洲難民潮牽動人心。世人猛然發現,當難民潮在歐洲成為危機,世界上最大、最老牌、最以“包容”為豪的移民國家美國卻顯得相當“矜持”。在這次難民危機問題上,美國迄今唯一有價值的表態,不過是打算考慮接納幾千名難民。相比歐洲諸國安置幾十萬難民的手忙腳亂,美國從容不迫,它甚至搖身一變,扮起了慷慨為歐洲分憂的施主。
很多人在談論、討論、研究這場危機的根源。有人認為發展不平衡是關鍵,有人認為美歐插手中東地區國家的內政是主要原因。確實,發展的極度不平衡可能導致人員流動,但難民潮是移民現象的極端表現,若非危及生存,沒有人願意逃離家園去別處求生。而插手中東、西亞、非洲國家內政,對美國及其歐洲小兄弟們而言,並不少見,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在戰事最酣時,也沒有出現如此規模的跨洲難民大遷徙。所以,發展不平衡和內政幹涉充其量算是促因,而危機的真正根源卻另有所伏。
二戰以來,美國始終是全球最大軍火出口國。近十年來,美國60%的軍火出口流向海灣和中東地區。過去7年,美國向沙特等中東國家總計出口近800億美元的武器和軍事服務。在伊拉克、敘利亞、也門等地,大量美制裝備落入極端組織手中,在這些美制裝備的槍口、炮口下,老百姓淪為難民,舉家逃命,湧入歐洲。最關鍵的是,美國出口軍火,並不遵循市場供需規則。為了創造軍火需求,可以動用政治、外交、經濟等一切手段,可以把薩達姆、卡紮菲、巴沙爾描繪成一切形象用以服務所謂的“國家利益”;為了創造市場,可以用所謂的“民主”為誘餌,在世界各地制造出一個個地區熱點問題;但凡市場需求銳減,沒有更多軍費可以榨取,美國又會及時抽身,留下爛攤子。
而與此同時,這次難民危機也顯現出歐洲一些國家多年來在追隨美國外交政策及軍事策略中的失算。與美國不同,歐洲地緣上毗鄰中東、西亞、北非等地,在政治熱點、軍事沖突轉化成人道主義危機時,歐洲自然成為難民們無可選擇的逃命天堂。過去有條不紊的移民政策、邊境管控等人口遷移限制措施在面對數萬、數十萬釜底抽薪、義無反顧的難民時,自然形同虛設。所以,這次危機也應當成為歐洲反思政治外交政策的開篇,與其一味設置障礙去“堵”難民,不如研習以“疏”為核心的長遠考量。
所以,難民潮危機,不是西方發動一兩場戰爭所致的外交失誤,而是長期以來西方政治理念和外交政策對西方以外地區利益盤剝的矛盾積蓄,是一種積累式爆發。
前幾天,一位從利比亞回來的朋友說,那裏有一些曾經為美國搖旗呐喊甚至賣命的人,如今開始懷念從前的日子,至少,那時居有定所,食有著落。 (作者:淩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