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低薪魔咒罩臺怪誰

2015-09-28
来源:香港商報

  說到低薪,就必然戳到臺灣上班族的痛處。話說最近十年,臺灣薪資普遍呈現滯漲現象,但年年通貨膨脹,導致實際薪資逐年倒退,2014年人均3.6萬新臺幣月薪,慘過1999年水平,2.4萬元新臺幣的新人月收入,20年不進反退,民間怨聲載道。一些「移民」臺灣的港人,就被低薪嚇醒,坦言就算生活環境再誘人,生活品質也無法保障,紛紛返港。

  不過,臺灣陷入低薪魔咒怪誰?

  怪政府無能?事實上,當局近年在提振經濟方面沒少下工夫,無奈國際大環境低迷,臺灣無法獨善其身,加上朝野惡斗不止,大多利好政府無法落地,加速了經濟的衰退。

  怪企業不加薪?事實上,大部分經營得當、獲利增加的企業,像王品、臺塑、鴻海等,不僅月薪客觀,年終還誘人。只有少數部分將獲利獨肥股東,未能惠及員工。而剩下那些沒能在金融危機后恢復活力的企業,要麼面臨訂單下滑挑戰,要麼扛不住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要麼開源節流才能維持平衡,如此環境,如何加薪,即便朝野推動加薪四法,但拔蘿蔔的方式或許會將企業推向倒閉,無疑是把雙刃劍。

  那麼要怪上班族自己嗎?不能說上班族不努力,但當下的臺灣缺乏當年四小龍時代的拼勁和韌性,加上大學普及化,沒有高等文憑的均屬鳳毛麟角,如此高學歷低能力的結構,如何讓企業主給予更高的薪資。

  薪資滯漲10年因果

  事實上,正如宏諅董事長施振榮所言,「臺灣的低薪問題是十年前種下的因果,無法一夕解決」。昔日臺灣高薪,除了趕上經濟起飛時期,更有賴建立平均分配主義。斯時,臺灣工會運動遍地烽火,從年終獎金爭議到追討加班費,靠著這股短暫的政治覺醒,寫下了臺灣勞工薪資增長的黃金一頁。拋物線到頂點后,緊接著就是下滑。工會運動兵敗如山倒,臺灣勞工淪為政治無力的百萬散眾。別說經濟不振,就算經濟紅火,產業升級,勞工恐怕還是只能望梅止渴。

  更重要的是,在經濟崛起時期,當局開放低價外勞,如今這個群體卻成了當地勞工的競爭勁敵,在很多不需太多技術和經驗的崗位,企業寧願用外勞也不願請本地員工,而本地員工也不願為了低薪放下身段。低薪制約消費,內需拉動無力,經濟缺乏動能。在經濟不振下,企業不漲薪甚至放「無薪假」,人才外流嚴重,導致惡性循環。今年民意調查,願意西進登陸謀生的意願越來越高,不正是最好的力證。

  經濟一旦產生結構性失衡,就不是一朝一夕能扭轉的。「加薪四法」是打破「低薪困局」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臺當局還是必須更積極擘畫產業轉型,推動產業創新,落實產業升級,讓臺灣在產業的發展中取得先機,加大經濟增長力度,把餅造大,才能更容易讓全民一起加薪。

因此,改變低薪,必須從結構入手。受薪階級要增強競爭力,高能才會有高薪;企業要增強競爭力,只有企業盈利,才能加薪;整個臺灣經濟更要增強競爭力,這樣才能吸引外資進來,產品服務才能走出去,經濟才能活絡。(平凡)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