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五中全會26日召開 審議十三五規劃

2015-10-13
来源:香港商报网综合报道

  【香港商報網綜合報道】據新華網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2日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重大問題,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

  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稿在黨內外一定范圍征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后將建議稿提請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

  會議認為,在這次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各地區各部門各有關方面和黨的十八大代表對建議稿提出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揚了黨內民主。要全面梳理、逐條研究、盡量吸收,把文件制定好,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勾畫藍圖,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將重點審議“十三五”規劃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昨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做出了上述決定,并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十三五”)規劃重大問題。審議“十三五”規劃建議稿也將是五中全會的核心議題。

  昨日的政治局會議聽取了規劃在黨內外一定范圍征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后,將建議稿提請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

  會議同時提出,要把文件制定好,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勾畫藍圖,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一位官方智囊人士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是本次規劃的最大看點。“一直以來,關于全面小康的具體內涵存在著一些疑惑,近幾年一些地方還生硬地將全面小康掛鉤于部分數字目標,‘十三五’規劃的出臺,能夠更明晰地展示全面小康的全景圖。”

  這名人士表示,此前提出的一些全面小康硬指標已經實現,如何在環境等軟指標方面實現突破,將是這次規劃值得關注的地方。

  從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著手啟動“十三五”規劃前期準備工作以來,規劃經過嚴密的編寫修改流程后,最終進入落地倒計時。五中全會后,中央關于“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將會擇期發布,規劃最終將在明年提交兩會審議后正式生效。

  全面小康概念引關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定了多個五年計劃或規劃。十六大提出本世紀前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八大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因此“十三五”規劃可以說是重要的節點規劃,是中國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階段性目標的藍圖。

  盡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一直是黨和國家近年來為之奮斗的目標,但社會各界對何為全面小康社會,并無完全一致的認識。

  不愿透露姓名的學者對本報表示,全面小康涉及豐富內涵,但在很多方面并沒有具體量化。除了十八大報告提出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其他重要方面還沒有數量上的指標設定,都比較模糊。

  此外,對一些目標的理解也存在疑惑。例如,對于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可以解釋為各地只要自身歷史縱向比較翻番,就算全面小康,也可理解為各地的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絕對水平要在2010年全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平均數基礎上翻一番。二者含義有很大差別。

  從全面小康目標的提出過程不難看出,全面小康是一個定量與定性兼備的目標,內涵十分豐富。

  記者梳理發現,從十六大到十八大,都對全面小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進一步的闡釋,例如,十八大就提出了新的“四個現代化”和“五位一體”總布局。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曾提出,對于全面小康中可以量化的目標,要防止簡單對待量化目標,導致降低標準,甚至出現偏差。各地各部門必須避免割裂地、選擇性地理解全面小康目標的錯誤傾向。對于不可量化和量化情況比較復雜的,則要注意防止強行量化和簡單量化。

  張占斌提出,全面小康是“五位一體”的整體,五個方面彼此作用、互為條件,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不可能建成全面小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培林也表示,全面小康是一個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的整體性目標,必須更加注重全方位著力。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都是我們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

  前述官方智囊人士也對本報表示,“十三五”規劃的落地將更全面展示全面小康的豐富內涵,一些地方“倒推GDP”等單一做法,將不能完成規劃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十三五”期間某些短板領域的發展有很大壓力。

  轉型升級唱主角

  隨著發展階段的變化,中國經濟發展路徑也在發生轉變。近兩年來,轉型升級、調結構已成為與中國經濟匹配度最高的詞匯。

  昨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進一步強調,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我國發展不斷提供強大動力和有效保障。

  “‘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面臨的轉型壓力空前巨大,這是因為在過去十多年推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內外雙重紅利--人口紅利和全球化紅利都開始衰竭,導致過去投資和出口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變得不可持續。”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章俊對本報表示。

  章俊認為,要避免發展中國家普遍碰到的“中等收入陷阱”問題,中國經濟必須在“十三五”期間,在經濟轉型的同時維持中高速增長。在勞動力供給和資本邊際產出下降的背景下,通過加大改革力度來提高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將成為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必由之路。

  從高層表態來看,轉型調整將占據“十三五”規劃的大量篇幅。今年5月27日,習近平在華東7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首次闡述“十三五”規劃總體框架,并提出“十大目標”。相比“十二五”規劃,“調結構”、“促創新”順位提前,對應的則是向服務業經濟轉型、工業升級、新經濟崛起的重要方向。

  不僅是高層表態,另有券商報告指出,與“十二五”規劃60個課題相比,“十三五”規劃課題高度凝練至27個。其中,“經濟轉型升級”、“信息經濟”、“走出去”戰略等首次在規劃課題提及,這些方向勢必會成為“十三五”規劃的新增亮點。

  針對這些變化,劉培林表示,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新的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必須在轉方式上取得重大進展,必須是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發展,是科技進步貢獻率大幅上升的發展,是“四化”同步、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形成、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的發展。概言之,發展必須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而不能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

  軟實力發展引關注

  無論是建設全面小康還是社會主義大國,民生和生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短板也成為“十三五”期間的重要議題。昨日的政治局會議提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學者預計“十三五”時期將在“軟實力”方面有更為系統和明確的目標性安排。例如在生態方面,習近平曾明確表示,將建設良好生態環境上升到“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的高度。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近期在公開論壇上表示,“十三五”或將成為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一個拐點。要樹立尊重自然、生態產品、空間均衡、承載能力、主體功能、開發強度等理念推動發展;還要轉變發展的方式,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此外,改變治理重點,要從過去重視生態建設、重視污染物的治理轉向有效約束人的開發行為。

  此外,他還提出“十三五”期間要把優化經濟發展的空間格局、調整空間結構作為重要任務,合理確定城市的空間、農業的空間和生態的空間。

  記者梳理發現,從去年以來,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改革部署已相繼展開,預計這些改革將納入“十三五”的改革藍圖,構建全面平衡的發展目標。

  討論十三五規劃建議稿情況

  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稿在黨內外一定范圍征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后將建議稿提請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

  會議認為,在這次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各地區各部門各有關方面和黨的十八大代表對建議稿提出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揚了黨內民主。要全面梳理、逐條研究、盡量吸收,把文件制定好,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勾畫藍圖,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審議通過自律準則和處分條例

  會議強調,《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修訂工作,堅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汲取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把從嚴治黨實踐成果轉化為紀律和道德要求,實現了黨內法規建設與時俱進。

  會議認為,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尊崇黨章。新修訂的《準則》和《條例》是對黨章規定的具體化。要認真落實和嚴格執行這兩項法規,樹立高尚道德情操,嚴明黨的紀律戒尺,把黨章權威立起來。《準則》緊扣廉潔自律主題,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堅持正面倡導、重在立德,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看得見、摸得著的高標準,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條例》把黨章對紀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開列負面清單,重在立規,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

  會議強調,各級黨委要擔當和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準則》和《條例》辦事,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把黨規黨紀刻印在全體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心上。領導干部要發揮表率作用,帶頭維護黨規黨紀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敢于擔當、敢于較真、敢于斗爭,保證把紀律和各項黨內法規執行到位。各級紀委要全面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以貫徹《準則》和《條例》為契機,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堅強紀律保證。

  十八屆五中全會將有哪些人事調整

  據新京報報道,雖然近幾屆五中全會的主議題聚焦在經濟議題——“五年規劃”上,但有關人事調整的決定也是關注的焦點之一。

  一般10月份召開

  一般來說,每屆中央委員在五年任期內,召開七次全體會議。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各次五中全會,在十五屆五中全會之前,五中全會的會期并不固定。十一屆五中全會的會期是1980年2月23至29日,十三屆五中全會則是在1989年11月6至9日。十二屆五中全會和十四屆五中全會,則都是在9月召開。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自十五屆五中全會開始,五中全會一般都在10月召開,會期也一般都在三到四天。如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會期就是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十七屆五中全會的會期是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

  討論人事調整

  按照黨章等規定,開除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的黨籍,要經黨的全會決定。

  據新京報記者初步統計,十八大以來,已有100多名省部級及以上官員、軍級以上干部被查。其中包括蔣潔敏、李東生、楊金山、令計劃、周本順、楊棟梁和蘇樹林7名中央委員,以及李春城、王永春、潘逸陽、萬慶良、陳川平、王敏、楊衛澤、朱明國、范長秘、仇和、余遠輝11名中央候補委員。

  上述人中,去年10月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李東生、蔣潔敏、楊金山、王永春、李春城、萬慶良開除黨籍的處分。

  此外,令計劃、陳川平、王敏、朱明國、楊衛澤、仇和等人,此前中紀委已發通報:經中央紀委常委會議研究并報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決定開除黨籍,待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

  按慣例,10月26日召開的五中全會,會追認中央政治局作出的開除上述人黨籍的決定。

  周本順、楊棟梁、蘇樹林、潘逸陽、余遠輝等人,目前中紀委仍在立案調查中。

  新京報記者 王姝 馬俊茂

  修改“兩法”:劃定“底線” 重在“立德”

  援引新京報報道,昨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兩個重要黨內法規:《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于該“兩法”的修訂,總書記習近平今年1月在中紀委五次全會上作出了要求。今年以來,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也曾四開座談會,聽取關于修改“兩法”的各方聲音。

  1 修改要“突出重點、針對時弊”

  現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頒布于2003年。2013年11月發布的首個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將條例修改提上日程。

  五年規劃提出:完善紀律處分制度和黨員申訴制度。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根據新形勢新情況,增補處分情形,細化相關規定,明確處分標準,統一違紀行為名稱,提高紀律處分的規范化水平。

  現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頒布于2010年。2014年10月,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王岐山提出:要將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的實踐成果固化為制度,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等,不斷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相關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

  在今年1月的中紀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講話時要求:反腐倡廉建章立制要著重抓好4個方面的制度建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著力健全黨內監督制度,著手修訂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巡視工作條例,突出重點、針對時弊”。

  2 王岐山邊調研邊聽意見建議

  如何實現習近平對“兩法”修改提出的“突出重點、針對時弊”要求?

  今年以來,王岐山在浙江、陜西、福建調研時,曾分別召開座談會,強調“兩法”修改的重要性,并聽取相關意見和建議。

  5月8日至10日在浙江調研時,王岐山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紀委書記座談會,強調:修改好《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前沿。

  7月8日至10日在陜西調研時,王岐山主持召開部分省區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座談會,強調:修訂廉政準則和黨紀處分條例,要堅持黨紀嚴于國法,實現紀法分開,體現黨的先鋒隊性質,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的制度創新。

  7月底,王岐山還分別主持召開了部分中央部委、中央國家機關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部分專家學者座談會,就修訂廉政準則和黨紀處分條例征求意見。

  9月24日至26日在福建調研時,王岐山再次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黨員和群眾代表對修訂廉政準則和黨紀處分條例的意見建議。

  3 劃定“底線”和重在“立德”

  今年7月7日,中紀委法規室副主任譚煥民做客中紀委官網時透露,《紀律處分條例》去年8月就已啟動修訂。歷時14個月,新條例有哪些重要變化呢?

  昨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新《紀律處分條例》把黨章對紀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開列負面清單,重在立規,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

  修改后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名稱改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昨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新準則緊扣廉潔自律主題,重在立德,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看得見、摸得著的高標準。

  中紀委特約監察員、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舊《紀律處分條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與時代需求脫節,跟《刑法》重復,如失職瀆職行為、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的行為、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等刑事色彩濃厚,使用率不高,有些條文幾乎閑置。

  馬懷德表示,新《紀律處分條例》采用了“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工作紀律、群眾紀律和生活紀律”這一新的處分種類分類方式,并開列負面清單,有效解決了上述跟《刑法》重合的問題。

  「十三五」助港開新局

  「十三五」規劃是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首的中國領導班子制訂的首份五年規劃,也是落實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願景的重要藍圖,當中的戰略性指引將涵蓋香港發展。不論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經貿關係,還是香港未來發展,都是當前十分備受關注的議題。各界期待在「一國兩制」定位上,「十三五」規劃能成為打開香港困局的新章。同時,發揮香港優勢,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香港商報記者 黃兆琦

  種種跡象顯示,港府不斷思考提出既能發揮香港長處,又能對國家作出貢獻的具體項目,整體上將本港發展與「十三五」規劃有機結合。同時,香港亦是全國首個提交建議的地方政府,力求有更多時間向國家發改委爭取將項目納入「十三五」規劃內。

  雙向平臺連接「進出」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表示,特區政府在「一國兩制」原則下,早於2014年已配合「十三五」規劃開展工作,以抓緊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鞏固及提升香港競爭優勢。正如行政長官梁振英所說,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可以發揮連接內地與世界各地的「超級聯繫人」功能,以及作為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臺作用。不過,有分析指,到目前為止,仍看不到政府提交有創意而又可行的項目。香港城市大學航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劉建華教授就表示:「中央比較希望香港能提出比較具體的計劃,香港方面認為本身的優勢主要在金融上。但目前除了滬港通和人民幣離岸中心以外,還沒有發現香港可以進入『十三五』的具體項目和內容。香港如何參與廣東自貿區的建設和如何參與『中國製造2025』等,都還沒聽說有具體提案。」

  冀港成「一帶一路」上的倫敦

  劉建華認為,香港要拿出可以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又有具體內容的東西,「相信中央期望香港做『一帶一路』上的倫敦,變成金融貿易服務中心。上海還未準備好,等上海準備好,香港就無望了。」

  香港金融發展局非官方委員、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永遠名譽會長謝湧海也表示,「相信『十三五』期間,『一帶一路』和『中國製造2025』兩項最重要,中國要科創、要『走出去』。走出去所需的工商專業服務,包括法律體系、會計制度、專業人才,都是香港的工商專業優勢和長處。」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認為,「香港以前一直做中間人角色,在『一帶一路』之中,如果做可融資和顧問諮詢,專業界分一杯羹,幫助帶動中長線中國經濟向上,亦將明顯帶動香港經濟的升勢。」

  事實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將中國經濟推到國際舞臺中央,隨後,中國不單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十三五」期間,中國必然會盡新興大國的國際責任,發展基建等項目的同時,將節能降耗、汙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等視為頭等大事,盡力保護沿線國家環境。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言人強調,特區政府在聽取業界及其相關的諮詢委員會的意見後,針對國家的最新發展,已向中央政府提交建議,建議課題涵蓋金融、貿易、法律、航運、旅遊、科技、文化及環保等多個香港可以配合和貢獻國家推進「一帶一路」、自貿區等戰略發展的強項,讓中央政府在編制國家「十三五」規劃時能一併考慮,同時配合國家其後擬定的五年規劃整體發展策略。

  與珠三角統一發展

  「香港不少人目前認為本身(優勢)只有金融,實際上還有一個不錯的(優勢)就是生態。生態城市圈聯合貿易和生態,把金融、城鎮化、城市化、環保生態連起來,是香港除了金融中以外的優勢,特別是在排放管制上面。」劉建華說。他認為,香港可以幫助企業評估對環境的影響等,尤其在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上,相關的各類業務在保證經濟繁榮的同時,亦能維持生態可持續,具有重大意義。

  劉建華表示,「在參與和執行的過程中有很多項目香港可以參與,包括技術創新、環境指標建設、檢測和評估體系,香港都是走在前頭的。如果能夠以香港經驗把珠三角整個一統起來,深圳、上海和北京是要跟著學的,沿著『一帶一路』所有的圈子都會要學的。」

  推動單一窗口通關

  劉建華指出,因海路中途不用再通關,海上貿易是點到點的國際貿易;相反,陸路貿易因各國的經濟、文化、政治、基建設備、操作系統等等,易形成很大壁壘,令成本和運送時間增高,而亞投行的任務包括解決基建等陸路貿易障礙。如何簡化陸路通關程序並推動單一窗口以減低貿易成本,是中國和世界各地貿易夥伴共同致力解決的問題,在這領域香港有雄厚實力卻未受中央政府重視。

  「歐洲花很多精力推廣所謂單一窗口和國際標準,務求使歐亞大陸橋沿途國家,使用互聯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讓國際海關通關過關電子化和自動化。這些國家不少是『一帶一路』沿途的國家,每國有(各自的)貿易和海關手續。」劉建華續指,中國在單一窗口標準和實施上比較落後,目前連雲港、西安等地的內部單一窗口都沒實現,推動「一帶一路」後所受壓力更大,而「單一窗口、信息和通關自動化剛好就是香港的強項,名列世界三強,完全可以領頭,建議港府將單一窗口優勢聯合其他優勢,在『十三五』為國家經濟發展作貢獻。」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