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 > 藝術

收藏家用上萬塊奇石演繹《三國演義》

2015-10-16
來源:太原晚報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新華社石家莊10月15日專電(記者楊帆)想用超過1萬塊造型奇特的石頭,再現《三國演義》中赤壁、官渡、夷陵三大戰役——經過無數次推敲和修改,河北保定市奇石收藏家趙志強用2年時間完成了作品“石說三國”。“石說三國”總寬6米,長0.7米,沙盤上有城樓、溝壑,也有兵陣、車馬。方陣內的兵士用11000多塊天然瑪瑙制成,將軍則為體積稍大的內蒙戈壁石、新疆彩玉和金絲玉等多種奇石,幾百條天然小石棍也化身為兵器“戈”。

  趙志強說,這組三國題材的“小品組合石”從主題創意構思到制作前後用了2年時間。動手前沒有范本,完全是獨立原創,光是固定用的小鉚釘就用了26000多個。尋找到萬余塊石頭,一點點手工完成作品,趙志強可不是個普通的石頭愛好者。2002年,他在辭去一家大型國有商場的經理職位後,潛心鑽研石頭,成了發現羅布泊隕石的世界第一人,還和朋友創立了中國石器網、中國賞石網和中國隕石網。

  趙志強告訴記者,自己幾乎每年都要到內蒙古、新疆等戈壁灘上走兩趟。近8年來,他沉澱了很多相關知識,更積攢了無數奇石,以人物象形石最多,總數曾超過20000塊。2010年,趙志強曾利用600余塊石頭重現了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長卷名作《清明上河圖》。立體的“奇石版”《清明上河圖》長達7.5米、寬0.7米,用了7大類20種天價奇石。

  為了尋找“石說三國”創作所需的石料,趙志強和朋友先後驅車8000余公里,從河北出發一路駛過山西、寧夏、內蒙古、甘肅、新疆。珍貴的瑪瑙琥珀、羅布泊的戈壁玉,保定當地的唐河彩玉等都被使用在其中。

[責任編輯:淇心]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