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韓國總統樸槿惠10月16日在白宮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首腦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奧巴馬說:“希望中國遵守國際規范,我們對樸槿惠總統提出的唯一一個要求就是在中國沒有遵守國際規范時韓國發出自己的聲音。”在美日企圖染指中國南海的情況下,美國現又挾美韓同盟公開要求韓方在南海問題上支持美國的立場。筆者曾提出過“解決南海問題應從東北亞入手”的觀點,奧巴馬的此番講話,似乎進一步佐證了筆者的判斷。
消息一出,韓國政府趕緊“滅火”。韓國外交部發言人魯光鎰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稱,奧巴馬的說辭只是原則性的,“初衷是希望中國遵守國際規則”,不希望外界對此過度解讀。韓國外長尹炳世此前表示,奧巴馬當時連南海的“南”字都不曾提及。但對奧巴馬提及的“美國希望中國能遵守國際規范”的意思,韓國外交部並沒有作出相關說明。
韓國“滅火”的心情或許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韓國不便於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鑒於目前的地緣環境,韓國確實是既不想得罪美國,也不想得罪中國。但現實是殘酷的,在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背景下,一個守成大國與一個崛起中大國之間的交彙與碰撞,甚至交鋒與沖突的機率會越來越大。與此相應,韓國的糾結也會越來越多,如在“薩德”導彈系統問題、加入亞投行問題、出席中國9·3閱兵活動等問題上,背後都有美國的影子和壓力。
韓國《東亞日報》10月19日發表題為《奧巴馬要求韓國對中國有話就說,但韓國做好回答的准備了嗎》的社論稱:“美國在公開場合就韓國的外交立場表示擔心,是十分罕見的事情。”韓國《中央日報》也說:“奧巴馬的表態可有兩種解讀,一是要求韓國在中美發生糾紛時,站在美國一方;二是要求韓國盡快在南海問題上表明立場。”由此可見,美國對韓國的壓力越來越大,將來不排除迫使韓國選邊站的可能。
對中國來說,南海問題最大的麻煩並不是南海島礁主權的聲索國,而是美日兩個域外國家。美日的“醉翁之意”也不在南海,而是企圖遏阻中國的崛起。因此,中國在戰術上應重視南海,立足南海,但在戰略思維上必須跳出南海,才能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眾所周知,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主要依靠兩大支柱,即美韓同盟和美日同盟。在美日韓三角關系中,美日、美韓都是非常緊密的軍事同盟關系,而韓日則只是“夥伴關系”。作為主導者,美國希望並推動三國同盟走向一體化,並以此為基礎打造所謂的“亞太小北約”,作為對華戰略的資本,美日向南海伸手也是以此為後盾的。
然而,韓日這對曆史宿敵使美日韓同盟的三角關系並不等邊。雖然美國積極推動,日本積極拉攏,但韓國始終不願意和日本過於靠近,這個同盟三角形始終無法形成像美國期待的等邊三角形。所以,美國致力打造的“亞太小北約”並沒有形成鐵板一塊。
為了防止韓國進一步向中國靠攏,美日兩國極盡拉攏之能事。此次樸槿惠訪美,由國防部長陪同訪問五角大樓並舉行會談,前所罕見。美方還在國防部舉行了隆重的儀仗隊檢閱儀式,用最高禮遇歡迎樸槿惠,以此彰顯美韓友好關系。樸槿惠也給以回報,她表示:“韓國是美國可信賴的夥伴,韓美同盟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軸心。”強調重視對美關系。
出於同樣的目的,日本防衛大臣中穀元出訪韓國,10月20日在首爾與韓國國防部長官韓民求舉行會談,雙方談到日本自衛隊進入朝鮮半島的問題時就“韓國領域”的定義產生分歧,此後事件持續發酵,引發一連串不和諧聲音。韓日雙方此次通過防長會談商定加強軍事交流和合作,但雙方要想開展圓滿和順暢的軍事外交明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實,日本比美國更害怕中韓戰略靠近,因為從地緣上來看,朝鮮半島就像一把尖刀插向日本列島的腹部,現在是美國在韓國的駐軍和美韓同盟為日本保駕護航。如果沒有美國的因素,又假如中韓關系恢複到甲午戰爭之前的戰略聯盟,試想,在中國和韓國共同崛起的今天,日本還有多少精力能夠在東海和南海尋釁滋事呢?如果真有這一天,就會是日本的夢魘。
韓國《韓民族新聞》評論說,韓國外交面臨重大挑戰,中美兩國對韓國都至關重要,但現在中美關系時而緊張時而密切,這讓韓國外交很難掌握平衡,樸槿惠正在中美之間走鋼絲,一旦失去平衡有可能招致兩國都不信任,所以韓國在外交上必須發揮創造性。筆者認為,在短期內韓國還離不開美國,從長遠來看,一旦朝韓實現真正和解,美國對韓國來說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中韓戰略靠近是曆史的必然趨勢。
10月20日,環球網第一話題的題目是《奧巴馬要求韓國就南海問題發聲,韓能頂住壓力嗎》。當天民調結果顯示,67%的網民認為“能”,33%的網民認為“不能”。無獨有偶,19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對於“是否相信中國會繼續負責任地處理國際事務”,71%的韓國人作出肯定回答。可見,中韓雙方絕大多數民眾都信任對方,中韓戰略走近既有曆史基礎,又有現實需求,實乃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在南海問題上韓國是能夠頂住美國壓力的。
隨著中國崛起和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周邊特別是朝鮮半島和東北亞應該成為外交重點,中國應該抓住機遇,順勢而為,朝鮮半島或許是解開東北亞問題乃至南海問題的鑰匙。 (李敦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