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2月1號發表評論說,國民黨台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朱立倫日前批評民進黨執政時說,民進黨兩岸政策不穩、觀光停滯,將觀光政策當成是自己的功勞,連“歐巴桑聽了都會想笑”。對此,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反擊表示:“應完整了解過去的發展,不要流於政治口水,且指出歐巴桑聽不懂沒關系,可以加強說明讓他們瞭解,但若朱立倫不了解,事情就很嚴重了!”
蔡英文為了說明民進黨過去在兩岸交流中的貢獻,更進一步指出,很多兩岸交流都是從民進黨時代開始的,例如“小三通”就是在其擔任台灣方面陸委會主委時完成的,兩岸包機和兩岸觀光也是從民進黨執政開始,是從無到有的過程,非常艱辛,但民進黨一一克服並打下好的基礎,讓後面的人繼續規劃和發展,此乃推行公共政策的常識。
不僅如此,針對朱立倫抨擊民進黨長期制造兩岸對立,讓年輕人想到中國大陸就有很多不滿,民進黨發言人阮昭雄回應表示,“朱立倫把台灣人受的痛苦推給在野黨,不是負責任的態度,希望能多提點公共政策;國民黨對自己的兩岸政策很有信心,但顯然與年輕人的理解與感受不同,未反思本身政策的問題,要如何帶領台灣開大門拼經濟?”
這當然不是民進黨第一次將兩岸交流的功勞攬在自己身上,2012年選舉前蔡英文還特別遠赴金門造勢,表彰“小三通”是民進黨推動的。對此,新黨主席鬱慕明持別指出,推動“小三通”主要是當時新黨籍的金門縣長李炷烽及同黨“立委”吳成典促成,吳成典更冒著可能被台灣判刑的危險,親至廈門和大陸協商!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根本未主動推動。怎么好意思說主動推動兩岸交流呢?
至於兩岸三節包機直航要算成是民進黨的兩岸交流政績也十分牽強,有資訊顯示,民進黨當局在整個推動過程中,是積極杯葛、被動配合,應當是“立法委員”極力促成,方得以成功。包機是空機去,載客回,未能載客去,接客回,不僅不符航空公司與旅客效益,且必須中停港澳近一小時,實在看不出有真正想要推動交流的企圖心。若非被迫,會如此嗎?
明明是被迫開放的政策,如今卻表述為主動開放,想要藉此攬功,是誰不完整了解過去的完整發展?還不明顯嗎?即使不去探究開放交流的細節,謹就民進黨執政期間節兩岸政策從“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轉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不已說明在兩岸交流政策的大倒退嗎?否則為何要從“積極開放”,轉為“積極管理”?
尤其是在台灣與大陸洽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期間,到底是哪個黨的重量級領袖,提出協議通過後將使“查甫找無工,查某找無尪,囝仔要去黑龍江”呢?更遑論“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與“服貿協議”,現在因為民進黨的杯葛還躺在“立法院”。處處在阻撓兩岸交流的政黨,如今卻對老百姓說兩岸交流都是從他們開始的,怎么不會連“歐巴桑聽了都會想笑”呢?
至於年輕人理解兩岸政策有落差,主要是受到特定媒體與公眾人物錯誤資訊的影響。如果年輕人反兩岸服貿、貨貿,就沒有理由不反對同為自由貿易的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協議(RCEP),可是年輕人有反嗎?他們真知道在反什么嗎?
每到選舉期間,民進黨為了讓百姓不對其兩岸政策及其處理兩岸事務能力產生懷疑,就強調兩岸交流是從他們開始的。然而只要仔細探究其開放交流的過程,可明白兩岸交流究竟是誰先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