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走訪伊朗,和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舉行了會談。哈梅內伊抨擊美國,並稱贊普京的中東及反恐政策,“挫敗了美國打擊異己的陰謀”,而普京則稱伊朗為“可靠的盟友”。這引發許多人的議論:伊俄是否會進一步加強同盟關系?其聯盟是否如俄羅斯官員所稱的“天作之合”?
由於反美立場和核問題,伊朗曾長期被美歐制裁。同時,伊朗作為什葉派國家,與遜尼派掌權的海灣多國關系緊張;作為波斯族為主體民族的國家,與阿拉伯鄰居也關系微妙。而隔著裏海對望的俄羅斯,在很長時間裏是伊朗打破孤立的可靠通道,也是伊朗輸入某些急需技術、設備,輸出換匯產品的最重要目的地。在這種情況下,伊朗常表現出一種“親俄”姿態。如今伊核協議雖然達成,西方對伊制裁有所緩解,但伊朗根據曆史教訓,仍心有餘悸,不敢輕易放松對俄羅斯這一“安全通道”的經營。
更何況,伊核問題這樣的政治分歧可以緩解,但什葉派和遜尼派、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間的矛盾紛爭,卻積重難返。伊朗在地緣政治上的孤立地位不易改變。由於“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崛起和敘利亞等地戰火的燃燒,中東地緣政治中古老的“遜尼派聯盟對什葉派聯盟”模式再度被喚醒。以伊朗為核心,包括敘利亞政府軍、伊拉克什葉派民兵、黎巴嫩真主黨和也門胡塞民兵組織等在內的“什葉派軸心”,成為以“海合會”為金主的遜尼派勢力的眼中釘、肉中刺。由於後者和西方關系密切,“什葉派軸心”的國際處境相對困難。而俄羅斯為保住其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並借“反恐”打破因烏克蘭危機造成的孤立,也有意加大其在中東的投入。於是,伊俄這兩股在國際上被孤立、在地緣政治上存在互利關系的力量,就這樣“抱團取暖”。
不過,無論伊朗還是俄羅斯,在合作中都有所保留。俄方“不在盟友背後捅刀子”的說法固然動聽,但波斯人也不會忘記,當年沙俄政權曾通過哥薩克試圖控制伊朗政府,並在伊境內扶植傀儡政權。二戰期間,蘇聯曾竭力謀求在伊境內的特權。普京時代,俄伊雖因相互需要以合作為主,但俄對伊的支持是有保留的,在伊朗最孤立無援時,俄羅斯曾撕毀協議,拒不交付伊朗業已訂購的防空導彈等不在制裁名單之列的武器,長期擱置核電站合作項目。而自沙俄時代至今,俄羅斯人一心想要打通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在他們最覬覦的“溫暖海洋出海口”中,就包括伊朗。鑒於此,伊朗當然會一邊合作、一邊保持一定的警覺。
經濟上,伊俄缺乏互補性,除軍工、核電等個別領域外,大多數經濟領域要么都強(如能源)要么都弱(如輕工),昔日被制裁時伊朗為解決“溫飽”,可以“掛俄羅斯鹽水”,如今情況畢竟改善許多,有粥喝,“鹽水”便不那么稀罕了。更何況在伊朗,反美情緒更多集中在宗教保守派范圍內,民間社會反美、反西方熱情並不高漲。
對俄羅斯而言,中東很大程度上是普京“圍魏救趙”、改善因烏克蘭危機而被孤立處境的一個次要方向。伊朗在國際石油版圖上雖然舉足輕重,但同是石油出口大國的俄羅斯卻偏偏不太需要打通霍爾木茲海峽,而是更需要向西通往歐洲的安全能源輸出通道。在這方面,伊朗對俄的重要性不如土耳其、希臘、烏克蘭,甚至波蘭。
俄伊在相當長時間內還會“抱團取暖”、相互稱贊,但這只是“人作之合”,且很可能永遠也達不到“天作之合”的水准——盡管兩國政治家有時需要這樣去表達。(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