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銀行有“鬼” 如何防止遇“飛單”?

2016-01-19
来源:好規劃網

  臨近農歷新年,除了花銷增加外,想必這個月到手的閑錢兒也會比以往更多。為了不想荷包因為肆意的吃喝玩樂而過快干癟,大部分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實現資產的保本增值。

  會理財縱然是好,但是面對節前理財產品的扎堆出現,再加上屢禁不止的銀行“飛單”情況,我們該如何理性選擇呢?下面,好規劃理財師來幫大家解析一下。

  科普一下

  啥叫銀行“飛單”?

  所謂“飛單”,就是銀行個別員工私自銷售非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非銀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機構的理財產品,屬于違規行為。說白了,就是銀行的個別員工打著銀行的幌子“拉私活兒”。

  之所以今天跟大家聊防“飛單”,是因為每次看到類似的被騙案例,一方面覺得個別銀行員工確實有點兒缺德無下限;另一方面也替被騙者擔憂,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積蓄,就這么打水漂了。

  1事件回看

  劉女士是廣發銀行的老客戶,此前東直門支行的一名副行長向其推薦了一款私募基金產品,期限1年,年收益11%。當時副行長及理財經理均口頭承諾該產品為廣發銀行托管,收益高、無風險。于是劉女士及其親戚分別向指定賬戶匯款200萬元。1年后,劉女士的賬戶中并沒有見到承諾的本金和利息,在向理財經理咨詢后,說要推遲3個月才能兌付。“我只能相信他,繼續等,沒有別的辦法。”拖了將近1年后,最終劉女士只拿到了50萬元,此后便再沒有收到任何本金和收益。

  2為什么“飛單”產品的風險如此之高?

  我們熟悉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投向主要以貨幣、債券市場、央行票據等固定收益類資產為主,只有很少一部分資金會進入信托或基金公司的合作項目里。而且有銀行來把關兜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剛性兌付”,所以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才會有保障。

  而“飛單”產品,其實很多都是私募基金和信托的產品。這類產品通常是以股權、債權等形式直接進入某個實體項目,甚至還有產品直接投資海外市場。雖然能給出很高的預期收益率,但是風險會很大。到期無法定額兌現的情況也不足為其了。

  3銀行有“鬼”,我們該如何防“飛單”?

  1. 對所有高收益的產品提高警惕。當然,這也包括銀行理財產品中,那些掛鉤股票、黃金、外匯等資產的結構性產品,這類產品風險較高,時常有本金虧損的情況發生;

  2. 認真閱讀所購產品的說明書,包括銀行代銷的基金、保險、信托等產品。了解產品的運作模式、風險、以及資金投向哪里,另外,所有的口頭承諾都是蒼白并無法律效力的;

  3. 從以往的“飛單”案例看,房地產信托、私募股權等領域是“飛單”的聚集地,投資者遇到銷售人員推薦這類產品時要多留心;

  4. 看清產品的管理人是誰。任何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產品管理人,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人是銀行,代銷基金的管理人是基金公司……如果投資者看到產品合同上寫的不是銀行,也不是平日常見的基金公司、保險公司,而是一些私募基金公司,就要注意了。

  5. 到銀行官網或產品發行方查看產品的真實性。銀行理財產品都有自己唯一的代碼,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撥打銀行的客服電話或登錄銀行官網查詢所購買的產品是否真實存在,如果是“飛單”就不會有記錄。

  好規劃理財師不止一次的強調,高收益往往意味著高風險。然而在利益的驅動下,投資者往往一哄而上,忽略了對風險的把控。既然想穩健增值,那就別去冒“可能”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大過節的,別給自己添堵。

  4最后好規劃理財師告訴你幾個存(年)閑(終)錢(獎)的地方

  貨幣基金:靈活安全,隨用隨取。可關注好規劃零錢包;

  P2P網貸:固定收益,平臺可靠。可關注好規劃攢錢助手;

  銀行理財產品:門檻較高,但“剛性兌付”。可關注股份制銀行的相關產品;

  債券基金:長期投資,收益可觀。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