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繼續走低,并創下2011年5月份以來新低。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已降至3.414%。業內分析師表示,未來理財收益低于4%將成為常態。
收益率下降成趨勢
普益財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1月份以來全國共發行5000余款人民幣非結構性產品,預期收益率低于4%的產品達1048款,其中,保本浮動型理財產品占半壁江山,達515款。
業內多位分析師稱,近期理財收益率持續下降,首先與全球經濟日漸疲軟有關,市場對未來收益率預期下調;其次,這也是利率市場化的結果,理財產品的投資替代品如銀行存款、國債和股票市場收益率也存在下跌趨勢,而且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收益下降,這也降低了理財收益率;第三,與當前資產配置荒的現狀有關。理財產品自去年股市大幅波動之后便陷入尷尬境地——錢多項目少,而負債端成本難降、存量高息資產持續到期,有的銀行理財邊際收益實際上已出現了虧損,因而下調產品收益是必然趨勢。
今年難回4%
普益財富研究員林夏普表示,按照未來的經濟發展情況和資本市場發展態勢,未來理財產品收益率將在3%~4%之間波動。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上半年,銀行傳統的非結構性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理財平均收益率從5.25%降至5.05%,僅下滑了0.2個百分點。然而,2015年7月至12月,平均收益則從4.95%降至4.39%,大幅下滑0.56個百分點。
“預計2016年理財收益下滑幅度將不低于2015年。在扣除銀行賺取的正常利差后,2016年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平均利率將低于4%。”林夏普估算,如果2016年基礎資產收益率保持不變,則銀行理財產品由于債券投資比例提升等配置變化,將可能導致今年的基礎資產收益率下降11個基點(BP);若進一步考慮債券投資利率和同業存款利率的下行,則銀行理財產品的基礎資產收益率將進一步下降38個BP.
另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截至昨日,1月份以來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產品共計406款,有8款產品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其中主要是掛鉤倫敦黃金市場、掛鉤香港股票和掛鉤英鎊/澳幣匯率現貨價格的結構性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