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街區制」成活關鍵何在?

2016-02-23
来源:香港商报
在這個元霄節,洋玩藝「街區制」硬是搶了中國湯圓的風頭,人人都要擠上網,爭先恐后地說上一段,各門各派,七嘴八舌,反對的,贊成的,也不知道誰多誰少,又一個毫無徵兆的頂層設計迅速在中國底層炸開了鍋。從北京四合院,到客家圍屋,從山西大宅院,到皖南徽派民居,五千年來,中國的居住文化都是以封閉式的院落文化為主流,即便在今天不管幾線的城市,也都是封閉式大小區,樣板小區的房子搶手,引進洋玩藝的街區制,必將顛覆中國式居住。且不說各種利與弊,單就文化心理偏好這一關能否通過,就有極大不確定性,會否水土不服?但無論如何,看在街區制N種好處的份上,大不了就像股市的熔斷機制一樣,不妨可以試錯,再摸一回石頭。農業文明進化到城鎮化,最大的作用是提高生活質量和資源效率,并因人口密度增加產生「人人服務人人」的第三產業就業機會。可中國的城市規劃和房地產開發,全部是城市功能分區、團組封閉管理,把城市居民生活割裂,以至於服務業舉步維艱。在東京,你可以去各種小巷深處尋找食堂會所,而北上廣深為代表的城市,除了商業街已無可步行之處。所以必須明確一點,城市文明的人本主義化,這才是不論中外都需要街區制的理由。
 
車本還是人本
 
略舉一個細節,深圳的梅林關,連20世紀60年代的南京長江大橋的設計理念都不如,大橋其設計之初雖主要是為了車輛通行,但兩邊設計仍都犧牲了寶貴的雙車道的寬度,留為雙人行道。但現代的梅林關自開山通關以來,數十年間,至今都沒有哪怕是單邊的人行道,步行通過梅林關,就像上火星一樣無道可走。即使從「車本主義」設計理念來說的話,如果車輛拋錨,車上的人想下車找個避開車流的地方打電話等待求援,但根本就無處立腳,只能站在車流之中,或躲在車中冒著被追尾的危險。這樣荒唐的車本主義,無數深圳人,N個城市規劃專家都習以為常。據說號稱車輪上的國家美國,其城市步行系統也遠超中國的一線城市,可以說「車本主義」是深圳等城市規劃的一大敗筆。
 

「目前,中國城市越來越擁堵,卻有很多道路資源被封閉在各類封閉式社區里镕置。」但是如果街區制的引進只是為了交通便利,其實歪曲了街區制的本意,讓可以放心步行的小區給社會車輛讓路,反而是一種倒退,要想把街區制引種成活,堅持以人本主義而不是以車本主義為核心理念,才是成功的關鍵。

路人甲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