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浦东新区书院镇,这个地名就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小镇,昨天迎来一桩“文化盛事”——展示作家叶辛创作和生活经历的“叶辛文学馆”在书院镇葵园农庄揭牌。叶辛说,文学馆并非他个人的文学展示,更是反映当代中国文学创作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文化表达的一种尝试。
“这儿为什么叫书院?”这是许多初到书院镇的市民都会问到的问题。几年前,初到书院参加研讨会的叶辛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据史料记载,书院镇所在的地方曾是海边滩涂,清末时期,一批移民将这里的芦荡柴田开垦成了良田,此后县衙在这里建造了租税粮仓库,主要用于教育开支,当地逐渐被称为“书院厂”,后来村、镇名沿用了“书院”二字。
“我从贵州回到上海,就住在浦东。我对浦东很有感情,也见证了26年来浦东改革开放的变化。”叶辛说,自己的孩子在贵州长大,云贵高原的自然地貌与江南小桥流水的意境很不相同。“当年,浦东张扬路还有小桥流水,我让我的孩子记住,这就是江南典型的风光。这些年,浦东发生了巨变,不仅景观在变,人也在变。如今的乡村要靠什么让人记得住乡愁?”在叶辛看来,乡愁是一种人文情怀,是人们对土地、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的情感,文学表达、文化元素是“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他欣然应允在书院镇建立“叶辛文学馆”的原因。他说,好作品能让社会变得温暖,文学始终是人可以安放心灵乡愁的“家乡”。
“我当过多年海员,对乡愁的体味更深。”葵园农庄理事长马引国说,这两年,浦东许多村镇面临拆迁,他抢救、搜集了10多栋浦东特色的老民居,“叶辛文学馆”就坐落在其中一栋老民居中。走进颇具江南典型风格的圆形拱门,一间屋顶开着透亮天窗的老屋就是“叶辛文学馆”所在。馆内,通过图片、作品手稿、出版物和各种新闻报道简报,将叶辛从一名爱读书的知青到知名作家的成长历程,以及他近四十年笔耕不辍所取得的创作成果一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