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两会特派采访组报道: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北京团6日上午举行全体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京港未来合作最大的机遇是科技创新,希望香港青年能够参与北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优势结合加强合作,两地青年在创新创业上会一展雄才。
两地青年创业可一展雄才
「我觉得京港今后最大的机遇是科技创新。」李士祥在在北京代表团开放日活动结束后回应本报记者说,香港的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上恰逢最好的机遇。他解释说,第一,北京希望香港青年能够参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第二,香港此前专门成了科创局支持科技企业,在京港之间搭建一个服务平台;第三,北京企业在港成立了孵化中心——京泰国际商务中心,现在已有23家企业入驻。
李士祥坦言,相信在香港这片土地上,结合首都科技创新的优势,如果继续加强合作,两地青年会在创新创业上一展雄才。李士祥介绍,2015年中关村科技园科技企业达到2.4万家,实现企业总营收4万亿元,增长12.8%,占全国高新区总收入七分之一,拥有较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体现了北京着力发挥全国创新中心作用。
京交会将扩大服务业开放
李士祥在会上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服务业扩大开放将是第四届京交会的重点特色,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科技创新等内容;另一方面是生活性服务业,包括医疗、养老等。他说,京交会有来自全国的各省市区参加,还会邀请境内外企业参与,希望通过北京和商务部共同举办和搭建的京交会平台,帮助更多企业实现发展。
李士祥说,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包括:科技、金融、文化和医疗健康等6大领域,这些领域都与京交会密切相连。今年是3年试点期的第2年,北京欲藉助试点将京交会打造成为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重要平台。
中央单位支持拆院墙
谈到北京近年来愈发突出的「大城市病」。李士祥直言,北京现在投入最大的分别是交通、大气治理和水环境。他说,京津冀形成交通一体化,着眼於治本,北京去年不仅打通了一批「断头路」,还成立了京津冀城际铁路公司,在「十三五期间」则规划了1333公里城际铁路。对治理堵车采取综合施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至2020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我们在西城区要打通28条断头路,东城区有22条,这是有史以来最大力度地打通断头路,很多中央单位和部队把院墙拆了,给予大力支持。」李士祥说,今年治堵重点是打通断头路,啃硬骨头,建设微循环,提高路网密度,让公众看到现实的发展。
不会拍脑门徵收拥堵费
2015年,北京平均拥堵指数达到5.7,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62万辆,北京很可能会成为中国第一个徵收拥堵费的城市。「实事求是地讲,行业主管部门和法制部门正在研究论证,但不意味着三月就会出台,要有程式,并且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李士祥回应说,拟徵收拥堵费,不可能是拍脑门的决策,不是简单的行政行为,更多是从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来认真研究。
李士祥还表示,北京市已出台的空气污染应急预案正在修改,考虑首先从低国标、大排量机动车先停驶,小汽车排在最后,更不会草率出台常年的单双号限行措施,等先解决重大国事期间和应对极端天气的效果后,然后再进一步研究。
四套班子明年迁至副中心
李士祥还透露,今年将聚焦於城六区的疏解,推动京津冀三地疏解和承接联动,带动功能疏解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北京市将在2017年年底,把市委市政府等四套班子搬到通州行政副中心办公,也带动相关部门搬迁,可以带动40万人向外疏解。他亦强调,搬迁需要一个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