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让慈善走向民间

2016-03-21
来源:香港商报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 方文雄

  祖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转向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成就有目共睹。社会富裕了,慈善公益也应同步增长。民众对慈善的理解常局限於扶贫济困、赈灾救难等,且寄望政府与富人去实现。而完美的慈善公益不只是「小圈子行动」,更应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事业,有道是「全民公益、全民得益」,只有让慈善走向民间,才能达致改良社会的目标。

  鼓励行善 激发爱心

  行善基於善心,出於自愿,成语「随缘乐助」强调的就是慈善的主动性与多样化。惟当今每有灾难发生后,传媒与网民常以一众明星、富豪捐款排行榜,掀起无形的「逼捐潮」,名人们不敢怠慢纷纷表态,唯恐落后受到舆论口诛笔伐,此乃普罗大众对有钱人的道德期待,本无可非议,但却违背了行善之本意,因为慈善不是富豪的独角戏,慈善最可贵的是爱心,每个人都能量力而为,行善助人,多少无拘,共襄善举。古人教诲「勿以善小而不为」,如今我们更加不可忽略,这需要多加宣传教育,纠正行善观念。

  善心不能强迫,只能多加鼓励,很多国家对捐献都予以减免税项,以示赞许。香港的慈善事业发展较早,乐善好施蔚然成风,拥有一批热心公益、惠泽桑梓的爱国商人,香港家族拥有的慈善基金百余个,各社团成立之慈善基金则更多,经香港政府审核注册,所有慈善捐款均可扣税(最高额是企业盈利25%),上述德政提高民众行善积极性,对各项善业的蓬勃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希望内地民政、财政、税务等部门共同研究,加以借监,以鼓励国民积极行善。

  如今中国慈善事业缺少的不是钱,更需要珍贵的爱心,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老人在马路跌倒但无人敢伸出援手,本来敬老助老是传统美德,如今却因潜在风险而成了良心难题,有人建议慈善组织设立「搀扶老人风险基金」,就是以民间的力量,对社会道德进行修补,消弭人心的冷漠,不失为一个解决良方。

  若说现代人缺乏爱心吧,亦非如此,最近我的家乡东莞厚街镇发生一起感人事件:某贫困家庭爷孙两人在除夕意外重度烧伤,欠下医院治疗费,家人旁徨之际向微信「轻松筹」系统求助,市民迅速转发信息并踊跃捐款,助其渡过难关,类似善事在报章时有所闻,证明我们民间有爱、社会有情,需要多加鼓励扶持。

  有助民族复兴

  21世纪是资讯科技的大时代,网上捐款方兴未艾,然而据报道骗捐事件亦层出不穷,若单靠政府部门监管,将相当吃力,也鞭长莫及,故此发展民间有信誉的慈善团体非常重要,让社会上有善心有理想的贤能志士进行专业管理与督导,有全民监管,相信更能阻遏歪风邪气,开启依法治「善」的时代。另一方面,鼓励发展家族慈善基金会,传媒舆论予以宣传表彰,政策法律予以支持保护,除了为社会提供长久稳定的慈善资源,还能逐步影响和带动民间行善的风尚,在鼓励「先富人群」先善起来之后,进一步走向全民慈善的目标,有朝一日若能推动14亿人口都崇尚行善,相信社会正能量必将大大提升,有助实现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