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的竺可桢满怀憧憬地回到祖国,准备大干一番。可是当时的中国满目疮痍,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气象观测站,而且这些观测站还被外国人控制。
从此,竺可桢开始了独立观测气象的艰难历程。经过多年努力,他不仅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自主天气预报,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气象科学家。竺可桢是中国近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
与胡适打赌谁活得长
竺可桢从小时候开始就有写日记的爱好,后来人们整理出版了厚厚的五大本。他在逝世3个月前的日记中写道:“我从小身体就差,现已活到了83岁,夫复何求?”竺可桢为何用“夫复何求”这四字来强调,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东关镇一个米粮商人家里。儿时的竺可桢,对于学习有着特别的执着,一读起书来就容易忘了时间的存在。1905年,竺可桢考入上海的澄衷学堂。此时,他父亲生意惨淡,家里经济十分拮据,喜欢读书的竺可桢几经请求,父亲最终同意了他读书的要求。
因为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竺可桢在学校非常刻苦,这也导致了他矮小瘦弱,老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当时一个叫胡洪骍的同学,在背后与人打赌说:“竺可桢活不过20岁。”竺可桢无意中听到这句话,惊出一身冷汗,从此开始锻炼身体。这位叫胡洪骍的同学,不是别人,正是后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胡适。
离开澄衷学堂后,竺可桢进入上海复旦公学读书,胡适则考入上海的中国公学读书。1910年8月,二人同赴北京参加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选拔考试,竺可桢和胡适都被录取。
9月,美国邮轮“中国皇后”号于上海吴淞港起航,竺可桢和胡适在船上碰面了。此时已经20岁的竺可桢提起胡适和其他同学的“打赌”,胡适不肯认输,说:“你虽然已经活过了20岁,但看你的形容,你无论如何活不过花甲,更不可能比我还长寿!”在美国留学后,这两位老同学又开始打赌,胡适说,“你要是活到了60岁,我在你的寿筵上当着你所有亲友的面给你磕三个响头;你要是比我活得长,你可以在我的尸体屁股上踢一脚!”
虽然是玩笑,但自从打赌之后,竺可桢更坚定了坚持身体锻炼的意志,并养成了游泳、远足等坚持锻炼的好习惯,这也为竺可桢后来到全国各地进行气候测量提供了体力上的保证。
因为各种原因,胡适后来去了台湾,竺可桢留在大陆,竺可桢60大寿时,胡适没有机会给他磕那三个响头;而胡适逝世时(1962年),竺可桢也没办法在他的屁股上踢一脚。不过竺可桢和胡适打赌谁的寿命长的故事,在中国的文化科学界广为流传。
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观测站
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名额。竺可桢在填报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学,在他看来,“中国以农业立国”,学习农学将来可以更好地报效祖国。竺可桢最开始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因为感觉美国农学与中国的农学有较大差异,1913年夏天毕业后,他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攻读气象学。有趣的是,胡适当年和竺可桢一样,报的也是农学(康奈尔大学农学院),不过在一门“果树学”的课程上,他实在无法一一辨认出多达数十种的美国苹果品种,1912年,胡适转入康奈尔大学的文学院,改学文史哲。
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他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然而,此时正是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甚至连属于自己的观测站都没有。那些用于观测气候变化的测候所,均被外国人控制。这让竺可桢异常痛心,在他看来,“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
为此,竺可桢为开创中国的气象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1927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同年,竺可桢在南京北极阁建立中国近现代第一个国家气象台——北极阁气象台。后来,这里涌现出赵九章、叶笃正、陶诗言等一批气象科学家。
在竺可桢担任所长的16年期间,他为我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测候所,在峨眉山、泰山顶部甚至西藏拉萨都开展了气象观测。同时,气象研究所自办或合办28个测候所,协助地方兴办测候所50多个,加上接管北洋军阀时期北京、青岛的观象台,形成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
1930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绘制了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
根据植物的分布变化分析古代气候
竺可桢一生著有很多关于气候的文章,《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的历史文件中,除官方史书记载外,还有一些地区的地理志(方志)、个人日记等书籍上都有气象和物候(一年中植物和动物的变化过程)的记载,可惜它们都非常分散。
竺可桢的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对史书上记载的关于气象和物候的材料进行分析,再加上专业的分析,把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做了简要的概况。文章不仅有气候方面的专业分析,还有大量的文史材料,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科学家的竺可桢在国学上的深厚基础。
竺可桢举例分析,如今多生长于南方的竹,在周朝初期,曾广泛生长于黄河流域。因为周朝时期,官方文件先铭于青铜,后写于竹简。当时的文字中如衣服、帽子、器皿、家具以及乐器等名称,都以“竹”为头,表示这些东西最初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也说明当时竹子大量存在。到了汉武帝时期,关中地区还有大量的竹子。《史记·货殖列传》曾有描述:“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而到了东汉,我国天气便趋于寒冷,出现了几次严冬。《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曾记载,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竺可桢由此分析道,这是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此后,竹子渐渐在北方不见了踪影。
梅花是开花最早的植物,有着花中“魁首”的称谓。竺可桢在文章中指出,周朝中期,黄河流域下游梅花是无处不有的,《诗经》中就有五次提过梅。如《秦风》中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终南就是指终南山,它位于西安之南,现在无论野生的或栽培的,都无梅树。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712—756年),妃子江采萍因其所居种满梅花,所以称为梅妃。唐朝诗人元稹曾有关于梅花的诗歌:“长安最多处,正是曲江池。梅杏春尚小,菱荷秋亦衰。”但在十一世纪初期,华北已不知有梅树,其情况与现代相似。那时,梅树只能在西安和洛阳皇家花园中及富家的私人培养园中生存。苏轼(1037—1101年)在他的诗中,哀叹梅在关中消失:“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同时代的王安石也笑北方人常误认梅为杏,他的咏红梅诗有:“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整篇文章虽然是谈气候,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同时也是有趣的文史读物,从中可以了解生活中熟知的植物,在历史中的变迁。
事无巨细参与勘校学术名词
竺可桢在气象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成就卓著,硕果累累。除此之外,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他还为我国的名词审定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竺可桢便参与了名词审查工作。他曾组织气象研究所有关人员编印了一些迫切需要的指导手册和工具书,这其中就包括《气象学名词中外对照表》。1932年,国立编译馆成立后,把编译名词丛书和专著作为一项主要工作任务,为此,编译馆聘请相关领域专家集体审查名词,竺可桢则担任了气象学名词审查委员,并参与了气象学名词审查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学术名词统一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1950年5月2日,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召开成立会,竺可桢担任自然科学组召集人,负责自然科学名词统一工作。由此,他的名词工作思想也逐步付诸实践,并在实际名词工作中不断深化,这一阶段,我国名词工作中取得的诸多重要成绩,与竺可桢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
此时的竺可桢虽身兼数职,十分繁忙,但对于名词工作绝不含糊,他甚至还与其他名词审定工作人员讨论具体问题,这些事情在他上世纪50年代的日记中多有记载。
比如,1950年5月2日,他早上六点起床,但因为连续数日睡眠不足,觉得十分疲惫和困倦。即便如此,他依然打起精神阅读了一小时俄文资料,然后于上午九点半准时到科学院去开会,讨论名词工作中的各学科专家名单;下午跟另一位专家一起到文委参加名词工作会议。
竺可桢在长期的名词工作中积累了深厚的感情。在1952年10月15日的日记中记载,为了更好地统一学术名词,他还到东安市场专门购买了一本《新名词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