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人類對海洋底部的探索總是充滿艱難險阻,任何潛入深海的人或物體都必須面對無邊的黑暗、每平方英寸數千磅的壓力以及當燃料耗盡時不得不返回母船補給的無奈。
如今,全球民用和軍用飛機制造巨頭美國波音公司(Boeing)推出了水下作業新神器,使上述問題迎刃而解。新問世的無人水下航行器Echo Voyager可以連續在深海作業6個月,一次可以探索7500英裏(1.2萬公裏)的深海范圍,且不需要任何水面艦艇。它將有望取代潛水員,以及過去那些必須用長電纜像臍帶一樣與水面艦艇相連的無人航行器。
無人水下航行器Echo Voyager 波音官網 圖
Echo Voyager號水下航行器是波音無人水下航行器(unmanned undersea vehicles,UUV)家族的新成員。此前,波音就曾推出Echo Ranger號和Echo Seeker號兩款水下機器人,它們可以在水下連續作業數天,測試范圍可達幾十或幾百英裏。相比於傳統的水下作業方式,這兩款產品的確是種進步,但並不足以讓無人水下航行器脫離母船獨立作業,而且操作成本也高。說到底,無非是水面艦艇的一種延伸。
“現有的無人水下航行器要求配備一艘水面艦艇及船員,而且下潛深度也不夠,我們需要的是一款能夠完全脫離水面艦艇和船員的自主運行的水下航行器。”2011年,波音幻影工廠海陸部門主管Lance Towers就曾表達過這樣的設想,並帶領他的團隊朝著這一目標前進。
Echo Voyager
從結構上來看,51英尺(15.54米)長的Echo Voyager號和她的姐妹艦,32英尺(9.75米)長的Echo Seeker號及18英尺(5.49米)長的Echo Ranger號並沒有多大不同。但最大的區別在於,Echo Voyager號搭載了混合充電動力系統。
與波音公司的其他無人水下航行器一樣,重達50噸的Echo Voyager號通過鋰電池或者銀鋅電池提供動力,一次充電可以使用數天。不同之處在於,當電量耗盡時,Echo Voyager號無須等待水面艦艇救急,僅需啟動柴油發電機為其電池充電(在用柴油發電機充電時,Echo Voyager號必須浮出水面以排氣)。
這種工作原理聽起來就像是雪佛蘭推出的Volt電動概念車,如果Volt攜帶一千加侖燃料,可以從舊金山直接開到香港,中間無需加油。
據波音公司發言人Cheryl Sampson介紹,Echo Voyager號水下航行器可以作為海底大面積監視、輻射探測、水樣采集、油氣勘探和聲納探測。
“在海上,Echo Voyager號水下航行器可以收集數據,升到海面並能向用戶回傳接近實時環境信息。為實現日常運營,現有的無人水下航行器要求一艘水面艦艇和船員。而Echo Voyager號水下航行器則將免除了對水面艦艇和船員的需要及附帶成本。”
Lance Towers說。此外,由於使用了標准的商業界面,各種設備與軟件都能輕松與其對接。因為需要獨自在海裏度過漫長的時光,Echo Voyager號還搭載了冗餘系統及備份,這也部分占用了它的空間。
最大下潛深度可達11000英尺(3352.8米)的Echo Voyager號目前已經開始經受測試,預計將於今年夏季開始在加利福尼亞沿海海試。波音公司暫未透漏其售價及正式推出市場的時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她正式起航,探索海洋將不再那么讓人頭疼了。
事實上,波音公司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就已設計和使用過有人和無人駕駛深海系統。2014年,波音公司與海洋數據服務供應商Liquid Robotics公司簽署多年期協議,就生產研發、海事服務和作戰部署展開合作。
據外媒報道,美國專利商標局在去年早些時候通過了波音申請“快速部署的水空兩棲飛機”的專利。波音公司稱,這種申請專利的無人機由一架主飛機運入部署區域,後經遠程遙控脫離主飛機自行前飛,必要時會潛入水中。入水時,雙翼和螺旋槳借助爆炸螺栓和水溶膠脫離飛機,以減輕重量和優化其水動力特性;同時無人機展開新的操縱面和螺旋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