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曹文軒曾在小說《草房子》里寫道:「一個人永遠也走不出他的童年」。他也自認,是一個自覺使用童年經驗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故事都取之於童年,也成就了今天的他。
出生於江蘇小鄉村,於艱辛的童年生活里便過早的體味到人間百態的曹文軒曾回憶,沒有吃的,母親就讓他從河邊割回一捆青草,然后放進無油的鐵鍋中認真翻炒,做一盤「炒韭菜」。初二那年冬天,他穿的棉褲破了洞,破洞里露出棉絮,甚至露屁股,這使他總覺得害臊,經常下意識地靠住牆壁或是樹。然而,這些苦難卻成為了取之不盡的財富,在他的筆下幻化成直指人心的故事。
曹文軒說,中國的作家是幸運的。二戰以來,歐洲的社會形態很相似,許多相似的故事發生在歐洲不同的地方。但是,中國則不同,許多故事只能在這里發生,是獨一無二的。在中國兒童文學作家里,曹文軒是版權輸出最多的一個。他的《草房子》、《青銅葵花》等獨具中國特色的故事被譯介到法國、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他表示,「這些作品寫的是中國故事,故事背后卻是人類主題。」「比如,我的故事中描寫的父愛,任何國家的人都能產生共鳴,但是那樣一個關於父愛的故事卻只能發生在中國社會的背景之下。我們必須將筆觸探到人性底部,那里有共通的人性,有人類共同的喜怒哀樂、共同的嚮往和情懷以及共同面臨的苦難。」
《草房子》(1997)
江南水鄉油麻地上的六年光陰,在作家的筆下如水做的畫卷一般展開,由少年桑桑苦難與美好交織的成長經歷,譜出一段不長不短的鄉間史詩。田園的愜意與人性的古樸,如夢如幻,但又因經過了苦難的蝕刻,而浸透著現實的悲憫。精緻、純粹的筆法,調和著作家少年時代關於「水」的記憶。
《青銅葵花》(2005)
青銅與葵花是青梅竹馬,青銅是男孩,葵花是女孩,他們在大麥地里一同長大,分享著快樂、苦難、犧牲和命運的安排。曹文軒用純凈、唯美的筆觸,艱難地書寫著生命的磨難,在流動與詩意的文字背后,是一次精神的沉澱。書寫孤獨、刻畫心靈,作者用最簡潔清麗的敘述,將兒童的故事推上了哲學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