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玉器制作及玩赏达到顶峰,品种也更为丰富多彩,玉山也代表玉雕艺术的最高水平,盛行于乾隆时期。山东省安丘市博物馆藏清代御制诗松鹤山水人物纹玉山,制作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堪称此中精品。
此玉山长13.3、宽8、通高15.5厘米,重3518克,白玉质,整座山子用一块玉雕刻而成。其玉质温润,一面左侧雕刻四角四柱凉亭一个,但只透雕刻出两柱及一角,其余柱角皆依玉料形状藏于所刻山间,亭上刻有四方形宝顶。凉亭下方、右方及玉山右侧各浮雕刻松树一株,干枝粗疏,虬劲有力,树冠并不繁茂,松针束为圆形,所刻松树简洁明朗,坚强向上,生机勃勃。玉山中间浅浮雕刻有三簇兰草,仰俯自如,姿态端秀,掩映于山石之间。有一僧人从山中小径踏步而来,其身后台阶陡峭,从侧面看给人以真实感觉,僧人前方有一小径,台阶逐级而上,至一突兀的石头处分开,一通凉亭,一通山洞。所刻僧人为圆雕,光首宽额,高鼻深目,大耳垂肩,嘴角微上扬,身着圆通肩大衣,广袖及膝,衣摆飞动,内着僧祇支,下着长裤,脚穿僧鞋,左手上托卷起的经卷,右手握持一杖荷于右肩之上,月牙形杖首,杖首偏下有绳系葫芦、飘带。左臂弯曲置于胸前,僧衣一角从左小臂覆盖而过,垂于左侧,整个人物及器物雕刻繁缛精细,生动传神。另一面左侧浮雕松树一株,主干上有一仙鹤站立,右侧山端有一团祥云,云下一仙鹤头朝下飞,与松树上的仙鹤遥相呼应,鹤的翅膀、眼、喙等处运用阴线刻法,使所刻仙鹤生动传神,惟妙惟肖,有松鹤延年之意。上部阴刻隶书七言绝句一首: “御制诗:江渡都称一苇航,抑神通也抑荒唐。应真袖手冁然笑,誉实不虞毁不妨。”分7行,计31字。 松树傲骨迎风,挺霜而立,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依然能生机勃勃,积极向上,是“岁寒三友”之一。兰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其花素而不艳,幽香清远,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它们是儒家以自然景物比拟道德品性的体现,象征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的高尚人格和精神,是中国古代雕刻、绘画常见的装饰题材,流传至今。行走在山间的僧人,手托经卷云游弘法,是佛家之中的有道高僧。儒、释、道三教在玉山的出现,并立而又统一,是清代社会宗教影响的缩影。铭文御制诗当为皇帝所写,但未查出系哪位皇帝所写。此诗中的“一苇航”出自《诗经·卫风·河广》中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古代“杭”通“航”,指渡河。诗中对一苇渡河认为是神通也是荒唐,对此持怀疑态度,不能袖手旁观,只是高兴的笑笑,对赞美颂扬的出乎意料名不副实之事不妨除去。结合玉山中儒、释、道的体现和所刻御制诗,表明皇家对三教所提出的实事求是的要求,绝不能放弃真理,只唯书唯上,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 这件清代御制诗松鹤山水人物纹玉山,运用阴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使用书法、绘画、建筑等方面艺术表现形式,所雕逼真传神,意境深远,所刻动静结合,小中见大,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体现了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宗教信仰及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