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科研产业化 勿为政治所累
衰落後再度兴盛,此之谓「复兴」。历史上曾有所谓「文艺复兴」,如今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倡导「再工业化」,掀起「工业复兴」浪潮。最近,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日志中也写道,「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本港)工业创新刻不容缓。」对此,专家倡议,本港「再工业化」之路应充分发挥大学科研力量,帮助研究成果产业化,同时要加紧制订人才资源政策,最大限度地引入海外人才。香港商报记者 王理琪
时代:同「low tech捞澫」说拜拜
上世纪60至80年代是香港的「工业2.0时代」。那时,在香港工业企业家之间流传着一句话:「high tech揩澫,low tech捞澫」,即从事高科技的企业每每亏本,经营加工代产的企业往往获利。
这句话一度被企业家们奉为金科玉律,亦是无数人尝试过後的血泪教训。故而,1970年代本港厂商大多乐意为外国品牌代工生产,亦成就了香港制造业的高峰。
然而,世易时移,随着1980年代生产线北移,本港制造业逐渐萎缩。由此,香港慢慢转型为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更成为了区域性的发达经济体。如今,香港地价、人工成本高昂,曾经的加工代产、劳动密集型工业模式於本港再也行不通。於是,「low tech捞澫」时代终成过去。
大学:科研成果诞生地
如今,写入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的「再工业化」,是一场「复兴」,更是一场「革命」。香港推动「再工业化」,除却引导海外制造业回归外,更要发展一些不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的新兴产业,既利用智能生产、数据分析、IT化、物联网等技术,向高增值产品迈进。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雷鼎鸣对商报记者表示,香港重新搞回旧工业是不可能的了,「再工业化」唯一可以考虑的就是高科技或是具高科技含量的工业产品。他提出,在科技与工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下,本港大学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传统厂家很难靠一己之力去搞『再工业化』。」雷鼎鸣认为,香港民间资本从事科研的毕竟占少数,倒是大学中有很多研究成果从理论层面讲是能够产业化的,像大疆无人飞机便是诞生於学院的典型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其创办人原本是几个科大学生,研究生期间便研究这项技术,後进驻香港科学园,再推向市场,现在其估值已过百亿
大疆无人飞机无疑是成功的例子,但正如雷鼎鸣所指,多数大学学者是没有能力或是没有兴趣去进行产业化的。他说:「学者大都是对研究有兴趣,在学校里面出一些成果,可写成文章发表,这就足以升职加薪了,做企业远不如在大学里面安全。」据此,他认为,应对学院成果产业化,社会给予的激励现在虽然也有,但还不足够。
人才:如何能涌入香港?
各行各业里,人才始终是第一资本。本港「再工业化」进程中,如何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是政府首要考虑的。
雷鼎鸣指,自己作为科大教授,每年会去海外做人才引进工作。他发现,海外有一大批念与科技相关研究院的内地留学生,这些人才资源对香港来说实在是一块巨大的宝藏。雷鼎鸣更指,如果能将这些人才部分引进香港,香港经济增长率就会提高,香港同其他地区科技力量的对比亦会发生大的变化。
「他们会因什麽来香港发展呢?最重要的当然是工作机会,其次是子女教育问题,有没有能合适他们小孩的学校。其实,香港政府在这方面搞得慢吞吞的,并没有拿出一个人力资源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雷鼎鸣又指,香港还有一个优势便是接近深圳内地这座最重要的高科技工业城市,这给人才流通以极大的先天优势,但这样的优势条件现在却因香港自身的社会问题而无法发挥。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极端人士,对外来者有一些不太友好的态度,比如把简体字说成『匪语』,春节期间集结在一起扰乱社会治安,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其他同等发达地方抢着留下这些内地或海外人才,那他们是没有什麽理由要跑来香港的。」
雷鼎鸣直指,如不解决当前「非常荒谬」的政治问题,人才是很难涌入的,任凭你提出很多先进的经济发展理念,但最终会被政治问题所拖累。
刘云辉:大学须做「主力军」
最近,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刘云辉教授与他的团队,历时5年成功研发「视觉导航智慧搬运机器人系统」,并於去年成立初创企业,率先将此项研究成果应用於工业叉车,现已获上海一家创投基金注资约1500万元。
推「再工业化」风气要变
可以说,这是学院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生动例子,亦是助推本港「再工业化」的成功典范。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谈及本港「再工业化」,刘云辉教授指,港人投资偏好於股票、地产之风气一时难以改变,风投基金更不愿意做「长线买卖」,只有等你要上市时才肯注资。他直言,此风气不变,香港推进高科技含量的「再工业化」将举步维艰。
作为典型学院中人,刘云辉认同高校一定要成为推进香港「再工业化」进程的主力,因香港没有什麽从事此方面工作的大企业,亦无大型的研发机构。相反,本港大学之中人才济济,创新能力与科研实力兼具,拿出几个科研成果应用於工业生产并不成问题。
大学应给科研人员松绑
刘云辉指出,这股力量现在同时被大学内部存在的各种规章制度所限制。「不像
美国、德国等地的大学,香港的大学沿用公务员体系,它对教授、老师存在着一定的管理,时间上、规则上,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你还是要去遵守。这其实很难令教授有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想法。」
其次,还有社会认可程度。「社会对教师的固有认识是教书,所以当大学教授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时,社会舆论会觉得,你不好好教书,自己倒去外面赚钱。这其实是一个观念问题,这东西只能慢慢改变。」
刘云辉谈到自己的实例,「智能叉车投产工作,主要是团队里面的学生去做,自己不能在企业经营方面花时间太多,所以只是起到一个顾问的作用。」他指,现行制度下,这种教授担当顾问、学生充当主力的模式是「曲线救国」,如果政策、制度上能够更灵活、宽松一些,他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项目涌出,真正能和产业结合起来的研究亦会更多。
科研成果产业化意愿强烈
促使学院科研成果产业化,除了外部条件,教授自身意愿亦很重要。
据刘云辉介绍,他身边的大学老师,中大、科大、港大,各式各样的技术,图像、大数据、生物医疗,很多人都有意愿将这些技术拿出去放在产业上,但大多数人表示力不从心。「毕竟学校待久了,怎样和外界企业结合起来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政府支持力度还要再强一点,学校亦应适当给老师们行方便。」
从德国「章鱼大计」说起
说起「工业4.0」,就不能不谈德国。全球工业人心中,有一条不成文定律:如果工业和技术领域出现什麽新趋势,最早可以见到的地方一定是德国汉诺威。早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展上,人们第一次听到这个极具前瞻性及革命性的「工业4.0」概念。此後,德国便成为这场工业革命浪潮的焦点。
工业4.0:柔性化智能生产
「工业4.0」是将所有与工业相关的技术、销售与产品体验统合起来,创建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和人因工程学的智能工厂,并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集成客户及商业夥伴,技术基础是智能集成感控系统及物联网。这种技术一旦实现,将能构建出一个有感知意识的新型智能工业世界,并能通过分析各种大数据,直接生成满足客户的相关解决方案产品。
有人用章鱼来形容未来的智能工厂,因章鱼有十分敏感的5亿个触觉感测器,这些感测器收集资讯,传回有两套记忆系统的大脑做运算、判断及决策,再给牠的八只爪发出行动指令。
一只只章鱼,正像「工业4.0」时代的一个个工厂,生硬的「机械感」将退出工业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柔性化的「智能生产」、「定制化生产」。
科技大战:香港要求新求变
这股新浪潮,亦将世界各国推至风口浪尖。有人说,这是德国向世界挑起的「科技大战」,美国也好,中国也罢,皆无法袖手旁观。
香港看到此为大势所趋,亦应声提出「再工业化」政策,但真正落实到实处仍困难重重。首先,本港科技水平相对滞後於世界,迎头赶上并非易事;其次,本港依赖地产、金融及服务业已久,「再工业化」缺乏生长环境。
「再工业化」若想於本港成事,单从学者角度看便有三大点要变:人才政策要变、大学文化要变、社会风气要变。无论哪一项,都需要港府强有力推进,若港府仍旧无法作为,那即便香港有再多的外部优势,「再工业化」亦只能是一纸空文。
本港旧工业时代
本港工业历史悠久,远可追溯至1870年,最早起步的是造船业及食品制造业;20世纪初,华商来港设厂并使用机器操作,织布、胶鞋、电筒等行业开始萌芽。至1941年沦陷前夕,本港登记工厂有1200家,工人9万多。
十里洋行
战後,内地南来工业家引进资金技术,并带来廉价劳动力。至1960年代,纺织、制衣、塑胶、钟表、电子等新兴工业蓬勃发展,香港成为东亚地区轻工业制品的出口中心。
但这时期,小工厂规模细,厂主知识水平低,同海外客户无法交流,「洋行」便在此时担当起外国客户和香港厂商之间的中介角色。
洋行又称「贸易公司」,从事进出口及转口的商业组织,主要由欧美商人经营。据统计,香港洋行1922年不少於87家,1941年约400家,其中最着名的有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现在香港怡和街、渣甸坊、勿地臣街便是怡和洋行盛极时留下的印记。
红裤子工业家
1960至80年代,大多数工业家为工厂学徒出身,年纪轻轻便投身工业,他们大多雄心满满,积极学习生产和厂房运作的知识。故而,「红裤子」一词便用来形容那些从基层做起的实干家。
这些红裤子工业家大多学历不高,但却因在厂房打磨而掌握熟练工艺。他们脱离打工仔生涯後便开办工厂,一开始规模较小,主要靠勤力打拼,懂得把握市场机遇的工业家後来便脱颖而出,扩展为大型企业或晋身上市公司。可以说,香港工业企业大多数是由这类红裤子工业家创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