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英国「脱欧」利好 港离岸人币中心地位更稳

2016-07-01
来源:香港商报

   回归中国19年,适逢英国「脱欧」引发全球前所未有的震荡,可以预见本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将更稳固。除了致力扩阔人民币产品种类,本港更可藉完善的评级与定价机制,进一步确立人债收益率曲线,同时发展次级人债市场,扩大人债流动性。此外,随内地企业在港的人民币融资渠道增多,形成人民币回流内地机制,香港在人民币迈向自由兑换的过程中,能够作出实质贡献。香港商报记者 邝伟轩

  2016年6月24日,52%英国人就脱离欧盟投下赞成票,结果不单为国际金融市场带来震荡,也对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脱欧」前英国努力发展成为香港与新加坡以外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但英国国民决定「脱欧」令国家被下调评级后,伦敦要挑战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中心的美梦,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

  在英国决定重新走上如19世纪「光荣孤立」的路线后,英国的金融影响力难免下降。本港凭藉近水楼台的优势,在地理上仍略胜新加坡一筹。本港离岸人民币中心业务自2004年起航以来,由单纯从人民币存款,发展到取消人民币兑换限制,甚至推出人民币指数,过去12年本港人民币业务突飞猛进,吸纳很多机构投资者进场参与。

  今天香港的人民币产品种类,不论在证券及债券层面看似广泛,但定价机制、收益率曲线(Yield Curve)以至建构人民币次级市场等三方面,却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在人债方面,大多发行商均发展中短期债为主,只有财政部发行10年、15年、20年及30年的长期人债。因市场缺乏长期人债,致使收益率曲线不具备形成条件。若人债收益率曲线在港得以确立,对发行人、投资者以至评级机构均极具参考价值。

  收益率曲线待确立

  人债收益率曲线尚未在港确立,人债评级机制又岂能得以完善?本港人债缺少评级,归其究因,其一是人债供应量仍然相当有限,其二是评级机构对人债的评级结果,一般与债券利率并不相干,令投资者难以识别风险。此外,内地评级机构对发行主体的评级的国际认可度不高,投资者对境内评级机构欠缺认识,致使香港的人债评级机制至今尚未步向成熟。

  另一方面,虽然人债在港发行已近10年,与人债相关有效基准利率至今尚未形成。香港财资市场公会早於2013年6月已推出离岸人民币同业拆息(CNH HIBOR)定价,但当下香港的人债发行商仍倾向采用固定利率发行人债,藉以锁定交易成本。同时,本港人民币次级市场并不活跃,因内地与香港市场仍存在分隔,境内境外债券利率仍存在较大差异。

  须发展二级人债市场

  面对这些问题,本港人民币业务应如何扩充?一是发展香港人民币二级债券市场,透过提升中央结算系统网站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本港离岸人民币交易流通机制,从而达到培育二级市场、提高债券流动性的效果。人民币债券报价机制水平获得提升后,人债的二级市场交易可望因而提高。

  要形成人债收益率曲线,则需要发展多种年期的人债。除了由国家开发银行主导发行多年期的人债,更可鼓励国有企业发行长年期的人债。事实上,大多数在港发行人债的内地企业,一般以发行3年期或5年期为主,鲜有发行10年甚或更长年期的人债。增加长期限的主权债以及金融债的发行比重,也有助市场发展。面对内地企业在港融资需求稳步增长,本港应放宽人债的审批,并为在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开启更为便利的通道,包括境外合格投资者(RQFII)、境内投资及跨境贷款等渠道回流至内地,完善人民币回流内地机制。

  人币国际化港交所贡献巨大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港交所(388)担任了连接全球以及内地金融市场的证券交易所的角色,不断促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香港,可从中获得最大商机。其中2014年启动的「沪港通」以及明年在前海启动的商品交易平台,更是得意之作。

  由推出人民币计价股票、企业以「双币双股」形式挂牌、人民币期货、以及近日积极配合中央落实「沪港通」、以至近日与汤森路透合作,共同推出离岸及在岸人民币指数系列,港交所在配合中央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上,一直不遗余力。由初期停留在证券层面,直到今天扩阔至衍生工具,反映了港交所在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扩容」及「增量」两大目标上,取得阶段性成果。一国两制至关重要

  2009年9月,李小加上任之初,便透过发表「万言书」,表明香港凭着「一国」、「两制」及「高度国际化」三大条件,定必成为人民币主离岸中心的最佳选址。当时李小加写道:「待人民币在港的存量增至一定水平后,香港金融市场可以进入更高收益、更大规模、品种更全、二级市场交易更加活跃的发展阶段。……在这一个阶段,两类金融产品值得关注,一是贸易融资服务,二是资本市场产品。」

  离岸人民币业务依次渗透至一级及次级市场后,不仅有效地吸引境外机构及个人使用人民币,更可在港注入人民币流动性,使到从事证券、债券、以至期货产品的金融机构,可从中受惠。为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在香港的流动性,港交所在年初发布的《2016-2018战略规划》提到,将探索针对机构投资者参与为主的「债券通」,藉此连接内地在岸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

       两地市场互联互通

  除透过激活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港交所在人民币业务的另一重大举措,就是积极配合内地及香港证券市场实现「互联互通」。正因为俗称「1117号列车」的「沪港通」在2014年11月17日盛大启动,每人每日兑换上限2万元人民币的限制亦得以取消。此举意味通过两地证券市场融合,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更稳固。

  展望明年,随着港交所位於前海的商品交易平台开始运作,离岸人民币业务可望进一步大扩展至商品领域,加上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市场渠道有望拓宽,本港人民币业务势进一步兴旺。

  借力前海深化人民币产品业务

  回归19年,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得以壮大,除了倚仗长久以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凭藉借力前海的「先行先试」政策,容许当地落户企业向香港银行借入人民币,为香港的人民币资金池,提供了有效回流内地的机制。

  人民币业务2004年开展至今,涉猎层面早已扩至港人的「衣、食、住、行」,但前海确立跨境人民币回流机制之前,跨境人民币业务一直存在明显的「只许出境、严防入境」现象,严重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开放跨境人款借贷

  不过,自从前海落实容许当地企业可向香港银行以人民币举债后,情况即见逆转。2013年1月,深圳人行发布《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正式受理深圳各结算代理行提交的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为香港开启跨境人民币回流机制。

  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渠道正式开通后,内资企业无须向外汇局申请贷款额度之余,内资企业及香港银行亦从此多了一个对接渠道。按市场惯例,香港银行向内地企业提供的一年期贷款,年利率一般介乎4厘至5厘,低於内地银行的6厘至7厘。

  香港银行借助前海拓展人民币业务有何优势?相对内地银行,香港银行更擅长国际化融资活动,对落户前海的内资企业而言,香港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建议,不论在融资成本及规模方面,更有利他们日后透过香港的融资平台,完成海外并购。

  另一方面,对内地企业而言,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机制有何吸引力?相比内地其他自贸区,前海未有为跨境人民币贷款设期限,至於贷款额度亦没有特殊限制。对香港银行而言,若有意与前海注册企业放贷,不论贷款年期及融资方式,均具有相当程度的弹性。

  点心债需求大

  单单凭开拓人民币融资渠道,并未足以激活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国务院有关《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覆》中指,明确支持前海注册、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国务院批准的额度范围内,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前海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公司,在香港发行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债券,用於支持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发改委同时发出批覆,原则上支持设立前海股权投资母基金,同时容许该等基金在香港募集的人民币资金,投向前海使用。

  前海透过放宽境外进行发债及私募活动,从而打通境外及境内的人民币资金渠道连接,不仅有助前海成为「特区中的特区」、「香港的后花园」,随着内地企业赴港筹集人民币资金的需求逐步增加,香港金融机构可透过前海,有望接触更多内地企业。

  在可见将来,透过允许深圳企业发行境外人境外币债券的门槛,以及放宽进一步前海企业进行跨境人民币融资所得资金的用途,香港在人民币业务获得的机遇,有望呈现「放射式增长」。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