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斥责为「一张废纸」的南海仲裁结果,预定12日就公布结果。从目前国际媒体透露的情况看,仲裁结果可能不利於中国,但也不会一面倒倾向於菲律宾。笔者认为,仲裁结果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方面已经表态,如果结果有利於菲律宾,则仍然会以开放态度展开双边谈判,以避免战争发生。由此可见,高度紧张的南海局势,仍是一个活结,而非死结。
从全局看,菲律宾虽是仲裁案的主角,但绝非南海局势的主角,非直接相关方的日本,也会比菲律宾的实质影响更大。南海局势,真正的实质主角、决定性力量还是中美。从更宏大的时空格局和长远利益计算,避免冲突升级,避免任何中美之间立即可能发生的冷战和热战,更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此刻的力量对比,更有利於美国,而时间的天平则不断向中国这边倾斜。「冤家宜解不宜结」,「争千秋者,不争一日」,都是中国的古老智慧。伟大,很多时候是熬出来的。香港商报记者 龙镇洋
赢家就是少犯错误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苏格拉底则说,无知是人类的本质。人类,固然有贤愚之别,但在千变万化的世界和无尽的时间面前,任何人的智慧和谋略都是无能为力的。历史的教训,可以一段段分析,但历史大势的走向,却从来无人可以把握。
盛极而衰之国,以弱胜强之战,在人类已知的几千年历史上,不知凡几。这是人类的无奈,但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如同无法摆脱的西西弗斯命运。
中国崛起的奇迹
国家或者政治实体之间的争斗和博弈,是人类历史的主脉,更是中国历史的主脉,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强项。也正因此,中国内地着名政论家吴稼祥,才在他的「新天下」全球分析框架中,提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并且信心满满地认为,现在是「中国重攀登世界之巅」的历史机遇。
放在20年前,也许没有人会相信吴稼祥的这个判断,甚至会认为这不过是中国民族主义重复的梦呓。因为,自1840年以来,直至改革开放的1980年代之前,整个国家不仅被排除在主流世界之外,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和影响力,甚至不如一个弹丸之地的香港和台湾。在1980年代,当邓小平提出让广东用二三十年时间的发展超越亚洲四小龙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人会相信这是一个严肃的预见。
但是,众多不曾被认真对待的宏大预见,却在如帽子戏法一样,成为时间赠送给中国的奇迹礼物。谁曾预料,一个广东的经济实力,就超越了一个曾经与美国争霸全球的俄罗斯。
广东经济超越俄罗斯,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有中国奇迹中最奇迹的一个,其所昭示的极度丰富的历史内涵,甚至超越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这个事实。以中国面积之广、人口之众、历史文明之博大精深,经济实力超越一个省级规模的日本,乃属於常理。但一个中国的一个省,经济总量超越一个曾经可以与美国争霸的世界超级大国,个中内涵就非一般常理了。
吴稼祥把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视为500年来中西方力量对比的界碑和分水岭,是中国重新攀登世界之巅的开始。这个判断,当然反映了吴稼祥宏大的视野和深厚的观察力。但笔者以为,吴稼祥这一判断的不足在於,把历史的足迹看得过於线性和单向度了。吴稼祥或者有为中国政府和人民加油鼓劲的用意,但真实的世界历史进程,从来就不会配合人类的直线思维想像。
少犯错误是上上策
从纵向的历史看,中国今天的综合发展状况,确实如张五常所说的,正处於五千年最好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今天的发展势头确实是无可阻挡的,完全具备重新攀登世界之巅的所有条件。
张五常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奇迹,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分析框架中国肯定做对了什麽。借用这个分析框架来看整个中国的崛起,那麽中国国力的整体崛起和复兴,肯定也是做对了什麽。对於这个什麽,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
笔者认为,答案就是四个字:少犯错误。展开一点讲,就是两点,第一,就是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第二,就是政治上,特别是外交,尽量少犯错误。用中国官方的意识形态话语说,就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十六字方针」(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大道至简。为政不在多言,更不在多动。与所有的大国相比,笔者以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极少犯重大错误。相对而言,美国、欧盟和俄罗斯都在过去30余年,不断犯错误,不断以新的错误来弥补旧的错误。
争千秋者,不争一日。谋全局者,不困於一隅。大国博弈,是以百年为单位的长程赛跑,很多时候比拼的,并不是一时的速度,更非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是谁少犯错误,谁最后倒下。广东能够超越整个俄罗斯,非广东人比俄罗斯人更加聪明,而是因为中国比俄罗斯少犯错误的结果。
对於目前的南海紧张局势,中国也当有千秋视野和全局胸怀。
机遇不断垂青中国
对於中国,不管喜欢或者不喜欢,不管是唱衰还是唱多,但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否认的——在过去30多年,好运和机遇一直垂青中国。今天正面临越来越多质疑和反对声音的全球化,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大的全球性历史事件,也是中国取得经济奇迹和全面崛起的主要历史背景和机遇。从国别而言,中国无疑是全球化最大的赢家,也是全球化最主要的主角和变量。这是结果,是所有人不曾预料的。
动荡格局危中有机
英国脱欧如今已经是事实,不管特朗普是否可能当选美国总统,整个欧美世界的反全球化倾向都会越来越明显,并且非常可能成为欧美政治未来的核心主题。根据纽约时报专栏作家EDUARDO PORTER的观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停滞不前,而最富有的1%的人,收入却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亿万工薪阶层的收入也急剧增长。根据米拉诺维奇的算法,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相当於美国收入中位数的56%,到2008年,这个比例已经提高到了71%。」这一数据变化的背景,是欧美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情绪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全球化作为人类发展的必然阶段,当然不会因为美国和欧洲的反对而完全终止。但作为上一轮全球化的最大输家,至少广大中产是输家,欧美国必然会对未来的全球化运动和自由贸易作出一定程度的负反应、收缩性制约。这个应该不会有太大悬念。
幸运的是,对於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贸易国的中国来说,无论是英国脱欧,还是未来的美国总统否决跨太平洋贸易协定(TPP),都不是什麽坏事情,可能反而是中国「重构世界格局」「攀登世界之巅」的天赐良机。
英国脱欧,短期内可能会打乱中国之前对欧盟的经济布局,但是长远而言,一个分裂的欧盟,是中国求之不得的战略机遇。很多敏锐的观察人士,已经作出大致的判断,认为中国是英国脱欧的最大赢家。这种判断,应该不难理解。
英国脱欧,不是欧盟分裂的终结,而是欧盟终结的开始。接下来欧洲各国的右翼政治势力和民族主义势力,都会像英国的脱欧派一样崛起,他们都是反对欧盟一体化的政治力量。英国脱欧,不仅加大了欧盟分裂的风险、增加了欧盟一体化的困难,更增加美欧战略同盟的困难和变数,对整个欧美政治和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会产生一系列无法预料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一个经济和政治上完全一体化的欧盟,在大国博弈中,自然会具有更多的谈判筹码和博弈空间。但面对一个小国林立的欧洲,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中国的规模优势在博弈过程中就可以最大化发挥。中国人熟悉的综合外交,非常适合向一个小国林立的欧洲舒展。
中国崛起不用顾忌别人情感
作为相同的文明和制度背景,欧盟所面临的困境,其实也是美国困境的侧影。如果按照弗兰西山福山在《美国政治制度的衰变》的观点,美国所面临的问题甚至比欧盟的问题更严重。借用王光绍的国家能力分析框架看,美国和欧洲的民主政治,其实已经在年复一年的选举中让欧美社会陷入自由化、福利化和无效率化,美欧国家的国家能力衰变和政治无能化,似乎已经是选票民主政治命定的趋势和诅咒。
表面看,美国的军事能力,在当今世界当然是天下无敌的状态。但是如果深入美国社会观察,看看美国目前的总统竞选乱局和不断升级的内部矛盾,我们不难相信,美国人对中国崛起的焦虑,真不是假装的而是真实的。也难怪奥巴马和希拉莉私下聊天的时候,希拉莉会焦虑地跟奥巴马说:「我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在未来生活在中国人主导的世界。」
这是一个美国政客很个人化的情感表达。但历史的运行,从来不照顾任何人的感情。广东人说,风水轮流转。美国人正在悖离的《圣经》也说: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大国兴衰,一直是人类历史的常态。
等待有时是最上策
中国人常说,中华民族是和平的民族,中华文明是和平的文明。但事实求是地说,崇尚自由的英格鲁萨克森民族,也并非好战的民族,更不是爱好铁血政治和极权政治的民族。否则,印度的甘地、南非的曼德拉和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就不会成为全球现代政治文明中的政治圣人。
美日插手搅局
在近代世界的殖民历史上,确实没有中国人的侵略身影,反而是中国成了世界近代殖民主义的受害者,甚至成了受自己文明影响的日本的受害者。不过,对於战争、战略和国家博弈的权谋经验,中国却是有全球国家中最深厚传统的国家。对於战争和国家博弈的谋略和智慧,中国人的哲学性认识水平,如果不算世界第一,至少也是居於世界一流之列。
中国人知道战争的危害,所以有主张和平的「非战」、「非攻」的墨子思想。而专门谈论战争的《孙子兵法》,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认识到「不战」才是「最好的战争」。就算无法实现「善之善者」,退而求其次的话,也是「伐谋」「伐势」「攻心」,到了真的要兵戎相见的「伐兵」阶段,其实已经注定双方都是输家了,只是输多输少的问题。
笔者看来,就目前的南海局势而言,中国在综合实力对比上,明显处於劣势、处於守势。反倒是美国的战争能力和优势,中国至少目前难言保胜不败,除非美国和日本不插手。但美国和日本在亚太和全球的强大存在,正如菲律宾是中国的邻居一样,都是无法搬走的事实。这是思考和判断南海局势必须承认的基础事实。
中美陷僵局不利华
国际政治,一定程度上当然是讲法、讲理的,但本质上终归是讲力的,几乎所有的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家都承认这点。在南海仲裁问题上,中国的外交努力还是有成果的,至少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66个国家已经表态,反对以仲裁的方式解决问题。但这种外交表态,并不足以完全否定仲裁的政治影响力,也不足以让仲裁撤销。当然,这种「攻心」「伐谋」的宣传战,还是外交斗争的必要,有所作为也是应当的。
但在不利於中国的仲裁结果出来之后,中国到底应该如何采取反应对策甚至反制措施,这才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这麽重大的问题,笔者估计中央政府肯定已经有了完备的预备方案,估计也不会太久也会成为现实。
从现实利益出发,笔者最不希望见到的结果是中美之间的关系因此陷入完全的僵局,更不希望由此引发热战或者冷战。因为,此时的中美关系破裂和僵化,或者中美陷入热战或者冷战,对於正在崛起最后阶段的中国都是最不利的。但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中美力量的消长变化,对中国是有利的。现在是焦虑的美国,仍然占据着实力的主导权,而时间的天平,却已经悄悄向中国倾斜。
此时「伐兵」,中国几乎没有胜算。但冷静的等待,未必不会在未来为中国赢得南海的主导权。